笔文阁

第1072章 番外九百五十一 选择与教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蜀国公赵武,太祖少小之交也。太祖于蜀中起事,武于匹马交攻之际,矢石纷坠之间助力颇多。后我朝得建,太祖言:“昔日若非有卿,今时岂得有朕?”乃叙前功,得封国公。
    ——《汉书蜀国公传》
    庄园之外,赵武此时正对着赵良喜道:“良哥,这一回可真是收获颇丰啊,这庄园里面虽然没有仓库,不过咱们光是在厨房就找到了三百多斤的大米,还有将近两百斤的白面,剩下还有不少肉食。凭着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咱们一路撑到房陵县了。”
    听到赵武的话,赵良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大家在庄园之中有没有遇到护卫?是否曾跟对方交过手?”
    相对于赵武的喜庆,赵良心中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这些粮食虽然是自己紧缺的,不过眼下来的也太过简单了。而且这一番被逼无奈抢了此处庄园,若是里面的人向房陵县报官,到时候众人还能不能继续逃向房陵县同样需要从长计议。
    “兄弟们在庄园之中并没有遇到护卫,想必要么是庄园之中的护卫人少担心敌不过我们,所以不敢出来,要么就是里面的人在咱们破门之前就已经走远了。”
    “吩咐大家不许在此处停留,立即带着粮食赶回去,留下十个人在庄园附近警戒,一旦此处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向我禀报。”
    赵良之所以没有吩咐大家连夜赶路,主要是此地距离房陵县尚远,现在已经是夜深时分了,就算是庄园里面的人连夜向着房陵县府衙禀报,等到官兵杀过来最起码也要等到明日下午了。
    而且众人这一路上赶路同样不轻松,现在刚好粮食有了着落,倒不如先饱饭一顿,等到明日一早再作打算。
    听到赵良的吩咐,赵武点头应是,先是选了三十余人出来,将方才从庄园里面带出来的粮食背起准备回撤,然后又留下十来个人分散在四处继续监视着此处庄园。
    庄园之内,密室之中。
    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弱,杨廷和先是出去查探一番,然后进来对着杨震禀报道:“老爷,方才那群流民已经撤了,观他们撤退的方向,距离此处应该不远,咱们是不是现在就要前去了?”
    杨震点头道:“不错,你去带上十名护卫跟我一起去走上一遭,元儿暂且留在庄园之中等待消息,先统计一下那些东西被那些流民抢了去,不过他们损坏的物件先不要收拾。”
    “父亲大人,要不您在此处清点损失,至于前去跟那些流民交涉之事交给孩儿就行了。”看到杨震已经准备出去了,杨庆元还是觉得父亲的打算有些草率了。
    “你不必多想,为父此番只带着十名护卫,就是为了不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而且退一步说,就算是真的出了什么变故,以我们这些护卫的实力也足以护着为父全身而退。”
    杨震说完之后立即带上杨廷和还有十名护卫,然后尾随着赵良等人撤退的方向追了上去。
    倒是杨庆元看到父亲已经出了状元,终究还是觉得有些放心不下,所以暗中带着剩余的护卫跟随在他们身后,如果万一有事发生,也好未雨绸缪。
    赵良等人回到众人休息之地的时候,大家一看到这么多的粮食自然欢呼起来。
    赵胜挤在人群之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脸喜色,不过心中终究还是闪过一丝嫉妒。
    赵四爷刚才迷迷糊糊之中吃了两碗稀粥,现在已经睡了过去,不过老人家气息倒也平稳,想必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
    看到大家有不少人都在眼巴巴的望着那些粮食,赵良开口道:“现在立即开始做饭,大家饱饭一顿之后好好休息,说不得明天一早我们又要开始逃命了。”
    大家这一路上早就饿得狠了,听到赵良开口之后立即行动起来,除了一些妇女开始准备做饭之外,剩余的青壮则取远处树林之中准备多捡一些干柴回来添火。
    然而就在众人热火朝天的准备做饭时候,忽然有一名方才被留下来监视庄园的青壮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看到赵良就在前方,立即跑过来禀报道:“不好了良哥,那边有个老头说是庄园的主人,想要过来跟你说话。”
    听到这名青壮的禀报,赵良心中忍不住一叹,这些粮食不是白拿的。看着远处庄园,赵良沉声问道:“是否能够探清,他带了多少人过来?”
    “他一共只带了十名护卫,不过那老头的护卫好生厉害,留下监视的兄弟们又都是饿的没了多少力气,一个照面咱们就被他们全部收拾了,就连我也是那老头故意放回来报信的,所以不知道他身后是否还有伏兵。”
    听到这名青壮的话,赵胜先是眉头一皱,然后立即开口道:“我们跟他们有什么好谈的?想必多半是那老头手下护卫不多,所以不敢直接冲过来才想要借故拖延时间,咱们现在最好趁着官兵还没到马上逃走,只有这能还能留下一条活路。”
    “放屁!我们现在是可以逃跑,不过全村的老幼妇孺怎么办?还有那些被他们制住的兄弟们怎么办?”听到赵胜开口就是逃跑,赵武立即怒道。
    “武子说的不错,我们现在就算是能够逃的了一时,也不可能逃得了一世。既然刚才我们劫掠之时庄园里面的护卫没有现身,此时倒是不妨先跟他们见上一面,至于接下来的到底是战是逃再作打算。”赵武说的不错,如果现在立即逃命,自己这些青壮或许还能逃得出去,不过剩下那些老幼妇孺自然不可能躲得过官兵的绞杀。眼下事情还没到危急时刻,所以最好还是先不要撕破脸皮。
    顿了顿,赵良对着那名被放回来的青壮吩咐道:“你去将那老头带过来,如果他一定要带着那些护卫过来,你也不要阻拦。”
    片刻之后,赵良看到方才那名青壮又走了回来。不过这回他身后却跟着一名老者,还有五名护卫。
    这老者大约五十岁左右,身穿一袭长袍,看样子并不像是官员,只是作平常商人打扮。老者身后的几名护卫倒是一个个龙精虎猛,行走之下还时不时的四处警惕,而且看他们身上的装备,比起自己这些青壮确实精良太多。
    看到老者已经慢慢走了过来,赵良心中略一沉思,然后率先迎了上去开口道:“西城县流民赵良见过大人,赵某带着一班相亲逃难至此,队伍之中粮食已经殆尽,方才劫掠之事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良斗胆请大人高抬贵手,等到乡亲们安顿下来之后必然会将今日所劫之物原数奉还!”
    不管这老者所来为何,到底是自己一伙人抢了别人的东西,所以赵良此时也只能率先礼敬,然后看这老者如何作答。
    听到赵良一番言语,老者先是不置可否,然后开口道:“你叫赵良?是这群流民之中的主事人?”
    赵良点头道:“正是。”
    在人群之中扫视一周,老者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树林开口道:“此处说话不方便,我们去那边说话如何?”
    虽然不明白这老者到底作何打算,不过略一思索还是点头应了下来。看到赵武担忧的眼神,赵良对着她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示意他先不要轻举妄动。
    看到赵良应了下来,老者似乎是为了让众人安心,同样将自己带来的几名护卫留下,然后一个人和赵良一起走向远处的树林。
    其实这片树林距离众人休息之处倒也不算太远,不久之后两人就已经走到树林边缘了。
    此时老者率先停了下来,然后对着赵良开口道:“老夫名叫杨震,乃是这房陵县的商人,你们从西城县一路逃难而来虽然辛苦,不过此番劫掠庄园终究是法理不容,若是老夫命人去房陵县衙门通报一声,只怕你们前途堪忧啊。”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杨震也是老江湖了,方才众人劫掠之时没有加以阻拦,那就已经算是施恩了。此时半含着威胁的一开口,只要赵良不算是傻瓜,就应该明白以这些流民的实力完全不足以跟自己硬撼。
    “大人,此番劫掠之事是我们有错在先,不过此事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大人稍作通融,如有吩咐,良自无不从。”赵良能够从西城县带领一帮流民一路赶过来,自然不是傻瓜。此时听到杨震的语气,就已经明白他多半是不会前去报官,反而是有什么事想要自己去办,所以此时立即打蛇随棍上。
    看到赵良居然直接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倒是杨震心中略显诧异。原本还以为只是个流民之中的莽汉,没想到此人心思倒也不简单。不过话说回来,这也说明这个赵良算是个不错的人才,如果真能效忠自己家族,到时候再跟在自己身边指教一番,想必还能更进一步。
    想到此处,杨震心中已经定下大半。于是继续开口道:“明人不说暗话,要老夫放你们一马倒也不是不行,不过老夫眼下却有一桩棘手之事尚未办妥,如果你能助我办妥此事,此番劫掠之事就算是就此揭过了如何?”
    “还请大人明示,若对于此事能有所臂助,良决不推辞!”看到赵良居然这么配合,杨震点头道:“你既是从西城县逃难而来,想必多半是被李文通手下那些牙兵们给逼到此处的吧?”
    “不错,原本良与乡亲们在西城县附近生活,虽然条件也不算太好,至少没有被饿死的可能。不过自从李文通决定将治所迁移到西城县之后,我们原本的田地皆被李文通府中那些牙兵跟其余一些郡中大户占了去,所以这才不得不逃难到此处。”
    杨震只要将来稍一调查,就能知道自己原来的根底,所以赵良倒也没有必要在此事上撒谎,所以杨震一问之下立即全盘托出。
    “既然如此,算起来你们赵家庄跟节度使大人倒也是大仇了?”
    “大人,我们赵家庄现在所剩的不过是一群流民罢了,就凭我们现在的实力,节度使大人一声令下就能让我们全部消失,所以我们跟节度使大人有仇,不过节度使大人对我们却是根本不在意。”
    杨震此话一出口,赵良心中已经明白这杨震多半也不是死心塌地跟随李文通的。不过自己这些流民青壮之人全加在一起也不过四五十人,想要凭着这点人跟李文通硬撼无疑是螳臂当车。所以自己才说李文通对于自己根本不在意,这也是委婉的表示自己现在根本没有去跟李文通硬抗的资本。
    “你不必多心,老夫不是傻瓜,现在李文通大权在握,整个汉中郡都掌握在他手中,这个时候想要跟李文通摆明了车马打擂台,那只能是找死而已。”
    看到赵良神色略定,李文通继续道:“只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也不瞒你,前些日子李文通亲自上门来我杨家提亲,想要让老夫把女儿嫁给他的独子李定远,不过老夫却没有答应下来,你可知道为何?”
    “难道是李定远之前已经娶妻,此番李文通做媒是想要大人将小姐嫁给李定远做妾,所以大人不愿意?”以赵良所掌握的信息,自然不可能猜到李文通大限将至,杨震不愿意跟着李家一起沉船,所以此时才有此一说。
    听到赵良如此一说,杨震摇头道:“我杨家虽然只是经商,不过在咱们这汉中郡倒也是一等一的大家,李文通想要我杨家的女儿进门,除了李定远正妻之位,他也不敢开这口。”
    “这,在下就不无所知了。”听到自己猜错了,赵良倒也没有继续猜下去,杨震既然开了口,总要给自己一个解释。
    果然,杨震略作思索之后,终于还是开口道:“若老夫所料不差,李文通多半是大限将至,所以不得不去给李定远布置后路了,此番之所以想要跟我杨家联姻,多半是看中了老夫经营半生的家业,想要让我杨家将来对于李定远有所臂助罢了。”
    “大人说李文通大限将至,不知何以知之?”听到杨震说李文通大限将至,赵良心中顿时吃惊起来。
    自己带着乡亲们从西城县逃难而来,虽然是被逼无奈,不过眼下李文通仍然牢牢的掌握着汉中郡,所以整个汉中一时之间自然不会大乱。不过若是李文通果真如杨震所言大限将至,那么等到李文通死了之后汉中郡极有可能会大乱起来,到时候就是真正的乱世了,以自己眼下的实力,是否还能够继续保证乡亲们的安全?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赵良心中其实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自己从西城县逃难而来,主要就是拜李文通所赐,所以赵良心中自然想要李文通早死。不过事实却是自己现在根本就没有自保的能力,如果李文通真的这么死了,汉中郡大乱之下自己又能作何打算?所以如此一来赵良反倒不希望李文通死得太早了。
    听到赵良这么一问,杨震倒也不隐瞒,直接将自己方才在密室之中的猜测对着赵良解释一番。
    杨震浮沉半生,自然知道见什么人该说什么话。眼下自己确实想要拉拢赵良为自己家族效力,这个时候自然要坦诚相见。且不说以赵家庄跟李文通之间的仇恨,赵良根本就不可能去向李文通揭发自己。就算是赵良真的忘恩负义前去揭发了,以李文通现在的魄力也未必就敢跟自己家族撕破脸皮,如此一来,李文通为了平息自己的怒火,必然是要拿通风报信的赵良开刀来给自己一个交代。
    听罢杨震一番解释之后,赵良虽然强自镇定,不过终究还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将这些信息消化完毕。
    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是趁现在跟着杨震一起干,然后全力对付汉中土皇帝李文通。要么就是直接拒绝杨震,不过如此一来想必自己跟这些乡亲更是命不久矣,只要杨震跟房陵县的府衙打一声招呼,自己立马就要开始逃命了。
    看到赵良一时之间沉默下来,杨震却也没有催着他立即去做决定。在杨震看来,这赵良虽然心计不错,不过终究还是有些太年轻了,此番能够听懂自己这番话的利弊就算不错了,想要立即做出决定,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赵良此时虽然是在沉默,不过心中却是心思电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如果答应了杨震,就等于是彻底跟李文通站在对立面上了,虽然杨震口口声声说李文通大限将至了,不过李家在汉中郡经营日久,想要跟他们作对岂是这么简单?
    不过看了看杨震还是之前那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赵良终于还是沉声道:“良本不才,不过此番既然承蒙大人看重,却也愿为前驱!”
    其实很多时候,事情越是复杂就越简单。自己以后去跟李文通作对固然有些不自量力,不过眼下若是不能给杨震一个满意的答复,只怕明日一早自己跟这些乡亲就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了。
    赵良小时候就是在赵家村长大,而且年幼时父母去的早,几乎是等于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赵良心中对于大部分乡亲还是极为感激的,这也是自己一路上不辞辛苦也要带着大家前往房陵县某一条活路的根本原因。否则凭着自己的本事,远远不至于到了此番山穷水尽的地步。
    看到赵良一番沉思之后终于还是分清了利弊,杨震心中暗道一声孺子可教也。
    然后开口道:“李家在汉中郡经营日久,对于李文通的实力老夫比你知道的更清楚,所以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老夫自然不会以卵击石。你既然答应下来,那你这些乡亲也就不必继续逃往房陵县了,老夫自会找地方将他们好好安置下来。”
    “多谢大人援手之恩,良必然全力以报!”听到杨震答应会替自己安排好这些乡亲的后路,赵良立即对着杨震俯身一拜。
    虽然明知道杨震这样做只是在拉拢自己而已,不过赵良此时对于杨震仍是以感谢居多,不得不说杨震这一手确实不错。
    看到赵良俯身拜倒,杨震同样上前一步将其扶起,然后微笑道:“不必多礼,你既然答应帮我办事,老夫帮你安置家眷那也就是分内之事了。”
    被杨震扶起来之后,赵良想了想开口道:“不知大人打算如何对付李文通,又准备从何处入手?”
    “老夫刚才与你说过,李文通之前来我杨家提亲,结果被我却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依照李文通的性子,此事多半不会就此打住。所以老夫现在需要想出一个法子去暂时堵住李文通,刚好你们今晚的行事就是一个不错的借口,你以为呢?”
    “大人是打算以庄园遭袭为借口,然后推说自己受到惊吓,一方面能可以观察李文通的举动布置后路,另一方面也好暂时堵住李文通继续提亲的打算?”
    “不错,老夫正有此意,你觉得如何?”不得不说,杨震一开始只是觉得赵良还算是个可造之材而已,可经过刚才这一番谈论,杨震对于赵良倒是越来越看重了。
    虽然自己儿子杨庆元在这汉中郡也算得上是有所作为的公子哥了,不过那跟自己自幼提点不无关系。可这赵良自幼双亲早丧,而且又是久居西城县那种僻野之地,却没想到还能有这种心计,自己只是稍加指点,立刻就能想明白自己的心思。就凭这份天赋,比起自己儿子来说确实是犹有过之了。
    “大人此举确实不错,不过在下以为,李文通既然大限将至,那我们同样也要加快准备了。如果只是如此被动的话,就算是李文通活着的时候不敢对我们下手,等到李文通一旦死了,汉中郡果真大乱的话我们同样难以独善其身。”
    赵良年幼孤苦,却也养成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性子。眼下既然只有跟着杨震才能有条活路,赵良自然要将大部分心思放在如何表现自己上,只有杨震越来越看重自己,自己才能在其麾下爬的更高,到时候自己那些乡亲的地诶同样会跟着水涨船高。
    果然,听到赵良说眼下不能如此被动,杨震颇有兴致的开口道:“哦?那依你之见,眼下我们却该如何打算?”
    喜欢夺王半步请大家收藏:()夺王半步完结屋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