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9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在这里的教练很多,这是为了发育关新换的。
    教练:“不是人类。”
    但没有说是什么。
    丛澜:“哦。”
    沉默了二十秒,丛澜又问:“如果我退役了,是不是这个空间就没有了?”
    教练:“是。”
    丛澜:“那我没有承认退役呢?”
    教练:“会一直存在。”
    丛澜又“哦”了一声。
    系统当初说是绑定时间无限,其实限制的原来是她的在役时长吗?
    教练好脾气地等着她。
    丛澜又问:“你会教数学题吗?”
    教练:“???”
    这个话题是怎么来的?
    丛澜觉得自己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无数的问号,她笑了出来:“看来不能。”
    教练:“……”
    丛澜爬起来,搓了搓自己的胳膊,太冷了,体温流失得很快。
    “我马上热身回来!”没穿冰鞋,她踩着运动鞋打出溜滑似的出了冰面。
    教练的视线随着她移动,脸上多了一种叫作“无奈”的神情。
    “7wra69……这就是全评价3s的宿主?”她低声地道,“真是闻名不如一见。”
    十个大女主世界的肯定与喜爱,一如既往的热忱与认真,哪怕到了现在,也保持着一片赤子之心。
    就是有点傻。
    教练:“也有点可爱。”
    ·
    目送非人类教练离开,丛澜没急着下线。
    她出了冰面,走两步到墙壁边的长椅上,坐着把冰鞋也脱了下来。
    懒得穿鞋子,丛澜干脆拎着冰刀倒提冰鞋,赤着脚走到了另一端的中控台前。
    这里是整个场馆的控制中心,也有着她所有的数据。
    很庞大,支撑着整个意念空间的运转。
    丛澜能在这个场馆里随时随地随空间地在身侧凌空点开虚拟界面,靠的也是这个控制中心。
    “好复杂啊……”她感慨。
    北京市高考志愿的报考系统在五月份就开启了,外省很多地方都是考完再报,但丛澜得先报再考。
    当时她很纠结,或者说茫然。
    “大学学什么好呢?”
    郁红叶丛凛想让丛澜学一个相对轻松点的专业,他们搜罗了很多信息,也询问了在大学当老师的朋友,丛澜在校内的成绩一向不错,只要好好发挥,清北没多大的问题。
    哪怕想出国留学,申请也是很方便的。
    朋友们都羡慕他俩能有个这么出息的姑娘,小小年纪就是奥运冠军了。
    “学经管!”
    “当医生!”
    这类的建议不在少数。
    郁红叶没有说什么“你一定要上xx专业”,她对这些不是很懂,所以跟丛澜讲得是“你想上什么专业”。
    老人言要听,但不能盲听盲信,为了孩子好所以指定了专业的爸妈,并不一定都能收获好的结果。
    坑到孩子的也不少。
    学校这边,老师也给她出谋划策,解释了各种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言辞间都是“要长大了以后得自己加油啊”的鼓励。
    丛澜知道他们是好意,安安静静地听着。
    她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要报什么专业。
    以前学过服装设计,也念过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还上过数学系,基础学科嘛,犹豫不决选数学,反正她脑子也够用。
    偶尔还有系统给她上小课,当时读书很快乐的。
    不过现在没有系统了,除了刚回家的前两年有点不太适应,总是不留神在脑子里冒出两句话,以为系统会回应之外,这两年她逐渐习惯了。
    此时看着这个复杂的控制台,丛澜有点怀念那个啰嗦的小系统了。
    “有你在还能给我科普一下。”她遗憾。
    现在只留她一人在这里束手无措了。
    丛澜随便地点开虚拟屏幕上的图标,然后退出,换下一个,再退出,再换。
    就跟她曾经极度懒惰不想做事又无聊所以拿着手机点开app划两下再退出换一个重复来消磨时间一样。
    这动作无意义,是发呆的另一种展现形式。
    丛澜松手,没再倒腾无辜的机器。
    丛凛说就等着收通知书了,五月提前报考的时候,丛澜选择了清华的计算机。当时是突如其来的想法,冰场可以给她安全感,所以丛澜进入了意念空间发呆,就跟今天一样。
    她视线掠过了那个控制台,突然就特别想弄清楚它的原理,也想研究那个监测记录她日常的小程序是个什么东西。
    那一天,丛澜找到了系统留下来的监测小程序,页面显示运行良好,一切都正常。
    有很多东西丛澜都看不懂,时刻更新的数据流也罢,点开后的总结也好,她对这个场馆的了解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想拆开,带到现实。
    丛澜想着。
    这个念头的出现,让丛澜再没刹住车。
    然后她就选了一个自己没有学过的专业。
    现在看着这个正在运行中的控制界面,丛澜有点回到了五月份的心态。
    她环视了整个场馆,笑了起来。
    嗯,果然,来都来了,这么难得的机会,当然要多薅点羊毛了。
    如果真的能有机会将这里的东西复刻一份出去,那应该也挺有趣的吧?
    反正她这一辈子能活很久,几十年呢,花滑之后再沉迷高高研究,似乎也不错。
    非人类教练说了,只要她不承认自己退役,那这个空间就会一直跟着自己。
    丛澜:“我喜欢你送的这份礼物。”
    系统732,许久不见,我找到了自己的路。
    不只是花滑,还有未来。
    你还好吗?
    我很好,谢谢当初对我的照顾。
    丛澜将冰鞋擦拭干净收好,虽然这里日常会更新装备,只是一个数据的事情,但她还是会认认真真地宛如对待现实里的朋友一般,将用过的东西都整理妥当。
    她笑着离开意念空间,而一串数据流顺着连接的线路向外传递,将丛澜的感激递送给了正在执行新任务的系统。
    16岁,丛澜的人生已经足够精彩,但这远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丛澜带着新的短节目和自由滑回国,新的赛季即将开始,她不仅要迈入大学这个新阶段,也要开启花滑的第二周期。
    索契之后,2018年将于平昌举办冬奥会,新的四年是平昌周期。
    首体里多了很多的新面孔,丛澜看到了很多新人。
    张简方眉开眼笑,看着年岁小的孩子们,只觉得花滑未来可期。
    “一个冠军,真的很能鼓舞人心。”他很高兴。
    如果可以拿到第一,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
    双人夺冠后,练双人滑的孩子们增加了;
    女单夺冠后,练习女单的孩子们也多了。
    说句残酷的话,没有一定的基数,是出不来优异者的。
    总要练了以后,才可以知道行不行。
    丛澜看着大家,仿佛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那会儿她也是这么小,看上去很稚嫩。
    哦,她指的是自己的外表。
    心态上,她很成熟的。
    “是丛澜!”
    “澜澜姐姐!”
    这一批的小姑娘全是丛澜的粉丝,见到她以后直接炸窝了,一个个激动得不行。
    丛澜:“哎哎,我在,别吵吵啊,都站好!”
    她挨个摸摸头:“乖啊!”
    大姐大迅速引导,没让这份嘈杂延续扩大,在场的其余教练纷纷松了一口气。
    十几岁的小孩子闹起来,那确实是挺麻烦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