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6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于谨:骂骂咧咧。
    这个研讨会不只是在讨论规则修订后都有什么内容,还对isu否决和通过的提案做了分析,研究了一下他们的倾向。
    为什么这个可以通过,为什么那个就不行,这些都是态度的。
    家长不会挑食,因为他们买的就是自己爱吃的。
    所以最后,挑食的只有小孩子。
    于谨从goe和bv入手,去分析这个新制度会对运动员、对大家造成什么影响,再深挖背后的isu的意思,目的是想引导教练员们不要只看浅层,多学学,多进步。
    教练也得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啊!
    运动员的成绩不是只靠其天赋和努力就行,教练废物,哪怕一个丛澜塞他手里,也得给练废了。
    国内很缺教练,最缺的是优秀教练。
    张简方知道这点,于谨也知道。
    要不然干嘛每年花这么多钱,请全国上下的教练们随着青训营一起学习?
    冰协钱多烧得慌吗?
    于谨:“队友带不动,烦。”
    一场会开了五个小时,他跟丁教练邝玉海等人累得够呛,一堆人还不接受,觉得是于谨没事找事。
    “我以为来这里就是转转,看看,没想到第一天就这么多事儿。”
    “他说那么多跟我有关系吗?我带的人又比不了国际赛!”
    “省队连送出去比b级赛的钱都没,轮也轮不到我啊!”
    屋外走道上传来高低起伏的声音,听上去不是很友好。
    里面的两人循声望了过去。
    丛澜:“哇哦,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
    于谨:“别骂了别骂了。”
    丛澜给他建议:“你找领队录视频吧,解析新规则,做成中文版和英文版,分集对外播放。”
    如果有的教练态度是不在意的话,那,运动员总不会这样吧?
    但孩子们是没有机会得到于谨他们这群人的教学的,也不可能都拉到基地来训练。
    再者就是,从十岁到二十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太多了。
    丛澜:“可以督促一下家长,很多冰娃的父母都特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会格外喜欢来自国家队主教练的教学视频的。”
    到时候孩子们不想看,家长也会逼着看。
    甚至,懂一点技术的家长会翻来覆去地看。
    加一个英文版的翻译,放到外网,也是表明中国冰协态度的意思。
    其实这次开会,尽管知道面对着的不只是自己人,八成有反对张简方、反对于谨的,但衡量过后,于谨丁教练还是决定按照原本的想法来设计内容。
    就像是他们两人阐述的“bv降低了,goe高了,带来的后果是不利的”这一条,冰迷之间有人意识到了,教练之间也是,不过他们没有掰开了揉碎了去探讨。
    这一点是没必要对外人讲的,于谨大可以直接说结论,而不是用丛澜举例。
    他举例,造成的影响或许是有人腹诽,“啊对对对,就你们丛澜一直吃亏,就你们的人是最委屈的”,再对外一说,只要匿名顶着“业内人士”的形容词,到时候就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更别说于谨是分析了整个规则的,后面还有一堆复杂繁琐的内容。
    男单的自由滑从四分半缩减到四分、p分的标准再度细化等等,这些猛地一看是很不错的修改,实际上按照isu的执行能力,并不会如此。
    所以才要分析和挖掘。
    然则,他推心置腹,别人不见得会接受。
    于谨恍然大悟:“对哦,还可以这样做。”
    冰协之前录制过队内成员的基础技术动作教学视频,教练们也参与了进去,收到了很好的评价。
    这是一条新的路,但于谨他们还是没有这样的新潮观念。
    视频博主最近风头正盛,人们都说现在是风口,察觉到这点并去做的,还是少数人。
    于谨能够接纳新鲜事物和想法,只是,他的时间紧张,就没有精力去想这些。
    宣传组的詹吟他们倒是会提出这类意见,可他们没有资格管教练组啊!
    有时候就是这样阴差阳错。
    要是能对花滑的发展有好处,于谨很乐意去做,哪怕没有钱。
    但队内的教练们,说句实话,年纪都挺大的,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已经落后小年轻们了。
    有新思维和新能力的,却是没有资格给他们意见的人。
    詹吟不可能知道于谨的困扰,他也不可能直接找到于谨,说于教练我们来拍个视频吧!
    就算是有这样的想法,也只能先提交方案去找领导,等到领导确认了,才能继续下一步。
    林悦和陈嘉年今年被张简方扔去地方队了,学习时间够长,也该贡献贡献,所以他俩这次没来这边。
    丛澜不提这个,于谨还真的不能在短时间内有这样的解决方案。
    而且他去跟祁寻春、张简方说这件事,远比其余人提要迅速、有效,毕竟他是主教练。
    联想到于谨的性格,丛澜又叮嘱:“有些话还是不能说开说透的,你可以婉转的、讽刺的、明人说暗话的,但不要直接说哦!”
    于谨摆摆手:“知道知道,我又不傻。”
    会议上对isu的无数吐槽,什么脑子有坑、吭哧瘪肚、两脚踹出来个臭屁,一群东北人骂人的时候,远远没有止境。
    还有拿着丛澜成绩去分析,这个环节也可以省了。
    “那我得好好写写稿子,”于谨越想越觉得这个招儿不错,“要比较的官方,有我们国家队的正气,又能充分表达我的态度。”
    说白了就是,争取做到文化人骂人。
    丛澜:“加油,看好你哦~”
    于谨:“行,那我去……不是,我去什么啊去,我来找你有事儿。”
    丛澜:“啊?”
    手都挥了一半,你不走啦?
    于谨左右瞅瞅:“你师弟呢?队里进了新人你知道吧?都见了吗?”
    丛澜点头:“昂!”
    于谨:“给你找了个小师妹,今年才十岁……十岁半应该是。”
    他回忆了一下,孩子是07年11月的生日。
    丛澜:“???”
    于谨:“所以你师弟呢?”
    师弟正跟小师妹一起。
    沐修竹之前跟桑莹开玩笑,说来云南是因为要接新人。
    真正的原因是张简方想在南方发展花滑,结束之后他们需要顺道在这边转一转。
    新疆离得太远了,而且说实话,那边的人比较稀少,南方的人多且就各方面来说更适合花滑,张简方就拍板定了云南。
    刚巧,新疆让给短道去忙活,他们也要去那边找人。
    小师妹在南方,这次也趁机让于谨拉来夏训了,跟着大家适应适应。
    于谨:“我去找找人,你继续收拾。”
    丛澜“哦”了一声,看着他风风火火地离开了训练场地。
    ·
    沐修竹正在练软开,顺便玩手机转移注意力。
    他今年快要到发育关了,男单的比较好过,目前来说他的个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体重上有点明显,力量感也上来了,整体方向还是让人放心的。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他的筋,变硬了。
    jr的小男单一个个旋转做得非常漂亮,沐修竹前两年还能搞贝尔曼旋转和躬身转,这都是女单擅长的,但是现在不太行了。
    不是不能做,就是做得不好看。
    而且这两个旋转在节目里的加分条件是很苛刻的,特别是后者,躬身转对女单轻轻松松,对男单就是扣分利器。
    沐修竹只能苦哈哈地练软开。
    他看着网上一些媒体发的通稿,觉得有点烦。
    上面说,这次isu的新规则有利于花样滑冰这个项目的健康发展。
    他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了,看得透这个新规则之下潜藏的暗流。
    沐修竹翻白眼:“可笑,一个竞技体育居然打压运动员追求挑战。”
    他胆子也大了起来,敢说isu的坏话了。
    花滑论坛里这一个月以来,有上千个帖子都在讨论新规则,最高的一楼都盖了三百页,后面全是骂isu的。
    冰天雪地论坛——
    《七月新赛季正式开始了,我们可以看看icu这招究竟是想好好办比赛,还是真的只是为了提高掌控权》
    《赌五毛新规则有鬼,icu能靠谱猪都能上树》
    《话题#澜神就是澜神#so,澜神是不是又要创新纪录了》
    《瓜队夏训了哎,名单里有许多新人,看样子我们的梯队建设不错啊》
    于谨提到的10岁小孩,沈韫玉,蹭蹭蹭地跑到了沐修竹身边,唰地一下就是个一字马。
    沐修竹羡慕地看着小孩儿这么利索的动作。
    沈韫玉胆子大又外向,凑过去问他怎么了。
    “分数高的话,大师姐不是能有优势吗?她可以+5,别人也就+1+2啊!”沈韫玉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