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4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少冰迷选择上了这艘不知真假的船。
    随后,清冰打扫,女单自由滑第一组六练开始。
    十五六的小女单很多,能上二十岁的寥寥。
    一开始,陆心怡还没什么太大的感受,直到第一组比完,看见了丛澜上场。
    伴随着耳边骤起的欢呼,陆心怡想起了她曾经与丛澜一起比赛的时候。
    依稀恍如昨日,可她早就退役了,丛澜却还在这块冰上。
    “北京北京!”
    “澜澜要滑到北京啊!”
    夹杂在不同的欢呼声中,有两句清晰地传到了陆心怡的耳中。
    到北京啊,她想着,好远。
    周妍宁的自由滑在第一组崩得厉害,她发育期后过得不是很好,伤病的累积也给她带来了负面影响,自由滑这种强度对她来说变得更难了。
    女单的自由滑本就艰难。
    她就像是很多陆心怡们,在最好的年岁稍微出了一点成绩,被很多人看到,也被很多人期待。
    自己信心满满,又会在深夜慌张,想着自己真的对得起这份期待吗?
    认真训练,刻苦拼搏,最后的最后,也不是败给了发育关,也不是败给了什么,但好像就是练着练着,就再没曾经的那份辉煌了。
    她很努力,她的天赋也不差,有着非常好的教练后勤,整体来说不该就这样的,可偏偏就这样了。
    慢慢地,就被人说,她不行了。
    可她还想再争一争,不愿意放弃这个她从小待到大的地方,十余年的相处,这块冰面就跟陆地一样,是她无法割舍的存在。
    教练带着她离开kc,见孩子低着头,轻声地安慰了两句。
    周妍宁不知道听见了没有,只是伸手摸了摸眼睛。
    手背上有着水痕。
    金梨在一边看着,她会一点中文,学了普通话,因为想听明白丛澜等人的采访,而且能搜到的于谨公开课,要么是中文要么是英语翻译文字。
    也有韩语翻译,官方提供的文字版本,不过韩国教练们会自发去找人配音,因为不太相信中国冰协会这么友好,担心里面有坑。
    但翻译过来的东西,终究不如原版的达意,所以金梨想自己跟着学,就发狠去自学了中文。
    能听懂,说也可以说,就是有点磕绊,很多时候会因为焦急而挤不出来该有的词汇。
    好羡慕啊。
    她见那个穿着中国国家队队服的女单走过,对方的教练还在一边安慰她,声音很温柔,听着很舒服。
    金梨低头,攥了攥自己的衣摆。
    好羡慕啊。
    等她站上冰场,第一感受不是兴奋,而是恐惧。
    是教练威胁的那句“一个失误一百次”,跳跃失误就是跳跃一百次,旋转出问题就是旋转组合一百次,滑行、接续步,哪里失误就是哪里一百次。
    每一场比赛之后,小分表不是她的荣誉,是她的判罚。
    没有奖赏,只有惩罚。
    她知道这是教练督促学生好好表现争取clean拿高分的手段,是为了她们好,所有人都这样告诉她。
    可金梨却越来越害怕这个赛场了。
    她期待着比赛的临近,又惧怕着比赛的到来,看到这片雪白,心里油然而生无尽的恐惧。
    “心理抗压不行,那就日常增加压力,习惯了就没心理问题了。”
    “什么心理毛病?练得少了而已。”
    “训练时就是一个错误五十个重练,比赛那么关键,只要一百个已经是我心善了,要不然你们做不到,我是想罚一千个的。”
    “只有被罚了,她们才会真正长记性。”
    严师出高徒,他们都是这样认为的。
    金梨闭上眼睛。
    我已经快要不喜欢这个冰面了。
    ·
    桑莹上去之前,看到的是一个表现完美的卓雅·塔蒂亚娜的自由滑。
    她搓搓手,看向教练:“紧张。”
    丁教练:“不紧张。”
    桑莹呲牙:“那就不紧张。”
    kc区等分这个阶段有点难熬,是卓雅·塔蒂亚娜出分的时间,也是桑莹预备比赛的过程。
    卓雅没有3a,尽管赛前的各种媒体宣传里,说的是“卓雅·塔蒂亚娜带着她的3a和4f杀回赛场”,但她实际上真的没有找回来3a。
    也许,她是可以找回来的,只不过这个跳跃的难度太高,bv又一再缩减,而四周跳虽然bv也比cop1.0的要少,但它总是比3a高的。
    而且她的现任教练已经研究出了如何在提前转体最大化的基础上,起跳四周,并提高落冰成功率,这样的技术。
    那么,再将大半的精力放在不一定能找回来、哪怕找回来也不怎么划算的3a上,似乎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划算,是她教练的考虑。
    于是,卓雅·塔蒂亚娜放弃了3a,转而将精力全放在了四周跳上,后续也很快地出了一个四不像的4f。
    至于那所谓的“3a”,不是不能跳,十次里九次半都摔,唯一一个在比赛里被“确认”的,还是大鹅国内赛里的分站赛中,于op期间跳出来的,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赛场认可。
    对于她的冰迷而言,这倒是一个认可,毕竟跳出来了。
    所以教练的俱乐部也果断地宣称,卓雅·塔蒂亚娜有3a和4f,还在练更多的四周跳。
    3a,在这个时代,再没有比兼具3a和四周跳的技术实力所带来的名气更大的了。
    可这场比赛,教练心里也有数,短节目没拼那个压根就跳不出来的3a,自由滑自然也是没放。
    宣称和实际,总是有差距的。
    一切以实物为准,不是吗?
    更何况还有人在看完了比赛后,说她这只是今年的第一场gp,伤后重新参赛是需要勇气的,技术难度肯定也是慢慢提升,总之,这是教练的策略,后面的比赛等着吧,一定会有3a上场,到时候就是她的最强配置了!
    3a和两个四周,确实不弱。
    前提是她真的有。
    如部分冰迷找补的这话,确实有的教练会在赛季前期将难度调低,慢慢地,根据运动员状态的回温,对技术配置进行调整。
    这不是罕见的操作,因为运动员的状态起伏不定,有时候不能莽上,要多方面考虑。
    现在云里雾里,2a配置+双四,4f的连跳还不是43而是413,接的是3s,只不过这个连跳的节奏过于磕绊了,跟连贯一点儿边都挨不上。
    孙娅然犀利评价:“我觉得算作三个跳跃也不是不行。”
    413与4、1、3这样的节奏,后者看得真是让人心焦不已。
    但卓雅·塔蒂亚娜在三个跳跃衔接的时候,确实没多出脚下的步伐,慢就慢了,动作丑就丑了,反正合规是合规的,也不能不认可它。
    只不过goe很低,都到负的了,只有一个人坚强地给了+2,也是挺有眼光。
    桑莹上场之前,加上短节目的分数,她的排名是当前的第一。
    被压了一头的南田文慧有点羡慕:“哎,四周跳真好呀!”
    bv真高哦。
    桑莹没有四周跳,她有精彩的3a和3a连跳。
    丁教练说不要急,没事,我们稳扎稳打,给你的系统教学是最适合你的,至少当前是这样。
    她在练四周的,只不过没有强求出四周跳,而是在稳固3a以及其他跳跃上。
    这也使得桑莹的进展在一个月之间飞快,她像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人,沉淀多年之后,终于如火山一样爆发了。
    那炽热滚滚的岩浆,热浪气息熏得人无法忽视。
    有人在桑莹的微博账号里曾经毫不客气地问,你有着比丛澜还好的训练环境,为什么你现在还没出好成绩?
    桑莹也因为这样的言论难受过,她也怀疑过自己。
    在所有人都催促她,说乖乖你真的要赶紧出四周跳了,别跟三周和3a硬杠了,再好的三周跳加上去的goe也不多啊,但是你看看四周跳的bv差距,你看看你们与国外女单的差距,这越拉越大了啊!
    3a太难了,太不划算了,很多人都这样想,不只是教练和运动员,还有冰迷。
    也有反驳这些言论的,但这样的说法终究是有了偌大的体积。
    孙娅然:“桑莹的三周半,这个赛季是第一次见到。我对她的印象还是一个小女孩,技术好但是没有什么成绩,在国家队待了好几年,但是别人陆续都出了成绩,可她还是那样子。”
    技术好这句话,好像是一个找补。其实就是技术平庸,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没什么能挑出来的优势。
    有的人一学就能出成绩,沐修竹就是,他看着好像进步很慢,实际上算起来非常的快,金牌一个一个地拿。
    但有的人就是慢的。
    “是一棵在汲取营养的树,基础扎实,等一切准备妥当了,就会一飞冲天。”孙娅然说着。
    【姐姐这话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树怎么一飞冲天呢,那是鸟】
    【意会,意会即可】
    现场解说就是这样,孙娅然自己说完这话,都没反应过来自己到底说了什么。
    但就是这个意思,桑莹经过jr期的沉淀,到了一飞冲天的时候。
    ·
    丛澜坐在了墙边的椅子上,仰着脖子闭目养神。
    前面很热闹,声浪能把墙壁都震起来,她戴着耳机都没用,头骨传来了这层被转换的“声音”。
    应该是比得很好吧,丛澜想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