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六十一章 全球古地理演化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14mab.p 中新世──世界已经变成今天的模样了
    20mab.p(早中新世),南极洲(antarctica)整个被冰雪所覆盖,同时北方的大陆也开始迅速冷却。世界看起来已经和今天非常类似,不过佛罗里达州(florida)和亚洲(asia)的一部份则还是在海洋的覆盖下。
    由于大陆岩石圈受到水平方向的压力,导致了大陆碰撞阶段的山脉抬升作用。虽然此时
    大陆仍然占据相同的体积,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则会稍微地减少。于是就全球的尺度来看,在
    新生代的期间因为大陆被消耗,造成了海盆面逐渐增加的结果,也正因为海盆渐渐增大,容纳海水量变多的缘故,使得海水面在过去六千六百万年来持续下降,一般来说在大陆互相碰撞的年代(包括泥盆纪早期、泥炭纪晚期、二叠纪和三叠纪),海水面都比较低。
    在低海水面大陆碰撞聚合的年代里,陆生植物在大陆间的迁徙路线也被开启,地球的气候变得更具季节性,更重要的是地球的气候趋向冷却下来,这多半肇因于陆地区倾向将太阳
    能反射回太空,而海洋则是把太阳能吸收,同时由于陆地的聚集使得永冻冰层的范围得以扩大雪的冰层,将反射更多的能量回太空。因此大陆上冰原一旦形成,理所当然的地使海水面更加降低,于是导致陆地的范围更大,地球变得更冷,更多的冰在陆地上形成,一直循环下
    去。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一旦地球开始变冷(或变热),正向回馈的机制
    就会把地球气候系统推向愈来愈冷(或愈热)的境地。在新生代的后半,地球开始变冷,冰
    原首次在南极洲形成,然后分布到北半球,于是过去五百万年来,地球是进入了一个大冰期
    的年代。在地球的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时期曾经像过去五百万年来这么冷。
    18000年前 末次冰期,地球在过去三千万年来,进入了“冰室”的气候环境
    当地球处在它的冰室(ice house)气候模式时,极区是有冰存在的。极区的冰原扩张则
    是与地球轨道的变化(milankovitch cycles, 米兰科维奇循环)有所关联。最近一次的极区冰原扩张到最盛时期,大约是发生在18000年前。 如果我们今天的板块运动继续进行,大西洋(atlantic ocean)会变得更宽,非洲(africa)会碰撞上欧洲(europe),并将地中海(mediterranean)关闭,澳洲(australia)将会撞上亚洲(asia)的东南,加州(california)将会往北滑到阿拉斯加(alaska)的海岸。
    然我们并没有办法知道地球未来的地理分布会是怎样(除了利用灵媒的方法),但是我
    们可以把目前的板块运动投射到未来,并作合理的推论。一般来说,大西洋和印度洋(indian
    ocean)会持续扩张,直到新的隐没带把各大陆往后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未来的盘古大陆。
    五千万年后的世界看起来有一点点歪,北美(north america)稍微地逆时针旋转,欧亚
    大陆(eurasia)顺时针旋转,把英格兰(england)带到了北极(north pole)附近,西伯利亚(siberia)则往南移动到温暖,副热带的纬度。
    非洲会碰上欧洲和阿拉伯半岛(arabia),将地中海和红海(red sea)都关闭起来。一个
    如同喜马拉雅山脉规模的山脉会从西班牙(spain)延伸,穿越南欧(south europe),经过中东(mideast)后进入亚洲。类似的情况是欧洲会成为亚洲东南边缘的海滩,新形成的隐没带会包围澳洲,并且向西延伸穿越中印度洋。很有趣的是注意到今天板块运动的轨迹可以发现,
    东非的张裂在未来并不会成长为一个大洋。
    未来地理分布的最重要改变之一,就是延着北美和南美东岸的隐没带开始出现。虽然大西洋已经开张,但波多黎各海槽(puerto rican trough)和苏格兰岛弧(scotia arc)仍也许会沿着北美和南美东岸向北及向南延伸扩张。慢慢地,新形成向西顷斜的隐没带将会开始“吞
    噬”掉整个大西洋。
    澳大利亚为什么不往赤道拼合?1.5亿年后大西洋开始闭合沿着北美(north america)或南美(south america)东岸新形成的隐没带,会把被海床分开的的北美和非洲(africa)聚合起来。大约在距今1亿年之后,大西洋(atlantic ocean)的中洋脊将会隐没,大陆和大陆之间则会越靠越近了。
    1.5亿年之后,大西洋会由于隐没到美洲之下而变得更窄。印度洋(indian ocean)也由因
    为海洋地壳向北边隐没到中印度海沟而变小。南极洲大陆(antarctica)则沿着欧洲(europe)
    的南缘发生碰撞。至于大西洋海盆最后的张裂遗迹-大西洋中洋脊则几乎隐没到了北美东缘之下。那些包含有过去的纽约市(new york)、波士顿(boston)和华盛顿(washington)的岩层,现在都位处在高高的山脉之上。
    当最后一点的大西洋扩张中洋脊也隐没到美洲之下,大西洋将会迅速闭合,新的盘古大
    陆也于是形成。5千万年后地球自转将趋向于加速,陆块会趋向于向两极的分裂运动,目前的这种趋势是不能再往后推的。“究极盘古"将在2.5亿年后形成下一个盘古大陆,“究极盘古(pangea ultima)”将会在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海床都隐没到北美和南美东缘的海沟之后形成。这个超大陆将会在其中央保有一个小型的洋盆。一般海洋洋盆的生命史是受到两个相对方向的力量(海床的扩张与隐没)平衡与否所决定。在海洋形成早期的阶段时,是以张裂活动为主,一个小规模的大陆地区张裂(像是今天的东非裂谷),会成长、开展为一个狭窄的海洋(像是今天的红海),并在海床持续张裂之后迅速拉张成为一个大洋。
    某些时间点上,隐没带会沿着海洋的一个边缘形成,此时海床被销毁的速度相当于海床形成的速度,就一个海洋的历史来说,它在这段时间里不会遍大或缩小,就像今天的太平洋一样。最后会由于中洋脊太过靠近大洋的边缘而隐没,此时海洋则进入消灭消灭的时期,因
    为新的海床已经开始展开,所以老的海洋最后势必是要闭合起来。
    在2.5亿年之后的未来,大西洋(atlantic ocean)和印度洋(indian ocean)终将闭合、北美 (north america)会撞上非洲(africa),但是是在它张裂位置还要更南边的地点、南美
    (south america)则是围绕在非洲南端,隔着巴塔哥尼亚(patagonia)与印尼(indonesia)相连,并把仅存的印度洋也关闭了。
    南极洲(antarctica)则再一次回到南极的位置,太平洋则更加宽广,环绕了近半个地球。
    我们称这样一块未来的盘古大陆为“究极盘古”,因为这将是最终的盘古大陆了。按目前的这种趋势往后推测,似乎有点“想当然”。
    评对中国陆块的摆置根据中国地质界多年的研究成果,在石炭纪至三迭纪期间,中国的陆壳板块从南向北漂移。在北部,塔里木-华北板块首先与西伯利亚古陆拼合碰撞,古亚洲洋在早石炭世末、早二叠世末、晚二叠世末、中三叠世自西往东逐渐闭合;接着自早至晚从北到南,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拼合碰撞,之间的海洋东部在二叠世末闭合,西部在中三叠世末闭合;青藏北部地体(昆仑、巴颜喀拉地体)与塔里木、华北地体的拼合,时间在早二叠世末至中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拼合,拼合年代自东向西为中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滇西板块(属扬子板块)与印支地体的拼合碰撞则发生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羌塘地体与昆仑-巴颜喀拉地体拼合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
    冈底斯地体与羌塘地体拼合于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早期。还有,约4亿年前的加里东运动,华北、扬子、华南陆壳间也曾发生过拼合碰撞的造山运动。但此系列图三迭纪以前中国的陆块“到处乱跑”,“叫人找不着北”。
    与此系列图相比,该网站的另两套系列图早古生代华北的纬度要比华南更偏南,但这似乎又缺乏古地磁依据,本人未能发现这样的古地磁数据。也许全球其它陆块的摆布没有多大
    问题,总的情况还是算比较专业的。为海洋地壳向北边隐没到中印度海沟而变小。南极洲大陆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介绍下地球演化过程中海陆分布,这是一本百科全书,这本小说将让你终身受用。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