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倭国的明天
如果没有大中华集团的介入,斋藤龙兴根本就没有与织田信长唱对台戏的本事,而如果不是楚池的坐镇,那么斋藤龙兴同样会被织田信长干掉,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大大消减了倭国的人口数量,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的数量。
但是方杰不会轻易让斋藤龙兴倒下,虽然这家伙出尔反尔不怎么可靠,但终归是倒皇派的一面旗帜,而且他是地地道道的倭国人,举起反旗的时候倭国人更容易接受一些,哪怕是楚池也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取代斋藤龙兴,以他大明人的身份,怕是只要一上台就会让那些倭国人统统的跑掉了。
半年这个时间是方杰跟楚池反复的商量之后敲定下来的,按照目前倭国的情况,彻底将这个民族打入地狱,也就只需要半年的时间了。当然,前提是在这半年时间里,倭国交战双方的走向始终被楚池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如今,织田信长和斋藤龙兴几乎是已经用上了老家底,随着双方武器升级之后,每场战斗带来的伤亡比率也在增加,从过去战死两成到如今的五六成,可谓是一台又一台的绞肉机,如此残酷的战斗导致倭国青壮年人口的数量在飞速下降。
与此同时,楚池还在继续向斋藤隆信索取战争俘虏,将那些被活捉的敌人编入奴隶队伍,要么就是送进矿区里充当苦力,要么就是送上运输舰,反正南都和吕宋都需要大量的这种免费劳力。
除了男人之外,征集年轻女性的工作仍旧在持续进行当中。
因为战争的影响,倭国已经陷入频临崩溃的局面,农业种植几乎为零,军队所需要的粮食几乎都是从外采购的,只有保皇一派还保留着基本的农田以提供粮食,但是提供的粮食也就仅仅只够满足军队和高层,下面的普通老百姓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
除了农业之外,商业发展也早已经陷入停滞当中,毕竟商业的主要对象还是普通老百姓,而老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了,哪里还有闲钱来采购别的东西?衣服,鞋子这些东西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够御寒,哪怕就是穿了好几年的衣服,布满补丁也没关系,总比连穿都没得穿好。
可以说,正倭国已经这连续不断的战争,已经千疮百孔,正亲町、织田信长和那些大名们还能勉强维持自己的尊严,至于说下面的老百姓,则是早已经对这个国家失望了。
当大中华集团在倭国招募年轻女性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一开始很多人是反对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仅有年轻女儿的家庭愿意将女儿送走减轻家庭的负担,到后来就连那些年轻女子也愿意自己被选上,因为一旦选上之后,集团不仅会给被选中的女子家庭发放粮食和布料,而且还会给被选中的女子换衣服,配给食物,等她们在楚池的驻地待一段时间,学会基本的汉话和风俗习惯之后,再在合适的时间被送上运输舰。
即便是在驻地里,那种生活都已经让外面的老百姓无比羡慕了,每天可以吃饱喝足,有御寒的新衣服,还能时不时吃到肉,更重要的是,驻地里有那么多精壮的男人,嗯,一个个穿着集团制式军装,一看就是精气神充沛的年轻男人,不知道有多少倭国女子半夜里因为白天见过的心仪男子而辗转难眠。
一波又一波的倭国女子被送走,表面上好像是大大减轻了人口带来的压力,毕竟女人基本上不能上战场,留在家中种地吧,现在又没有多少田地可以耕种,更重要的是即便是耕种了,天知道啥时候交战的双方易主,一转头还没有成熟的田地又落到别人的手中,或者是在双方激战的过程当中被摧毁了,半年的苦工白费。
越来越多的倭国女子被送到南都,或者是吕宋。
在这两个地方,她们将会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所谓的培训当然就是彻底的思想教育,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让她们忘掉自己的身份,忘掉自己是个倭国人这点,完完全全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
可以想象,这些女人当中肯定有保皇派甚至是倒皇派安排的细作,但是方杰对于这点毫不担心。集团从建立到现在,已经不知道接纳过多少的外来人员,即便是过去集团几乎不接受汉人以外的人,但谁能保证汉人当中就没有被异族人所买通的呢?
在金钱的面前很多人都抗衡不住,但是方杰相信,只要这些人在接受了集团严格的思想教育,再经过那些专业人士的判断之后,即便曾经是细作,也会改头换面。事实上在每一轮的思想教育过程当中,都有很多细作在教育过程当中自己站出来自首,坦诚自己的“错误”,并且表示愿意承受任何处罚,只要集团能够在处罚结束之后让他们留下来。
毫无疑问,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思想教育”课程是极度成功的,即便是在那些细作当中有那么个别意志坚定的,但他们未必能够通过评审,凡是不能通过评审的人则会被集团拒之门外,即便是能够在南都或者是吕宋留下来,但也永远会被集团记入档案这种,不仅仅是永不录用本人,而且就连他的后代,也会被列入警惕的名单当中,将来想要加入集团都是异常困难的。
大量“合格”的倭国女子,的确是大大减轻了集团年轻人对于成家的渴望,哪怕按照集团的要求,这些女人不能成为“妻”,只能当妾,但是集团并不反对先纳妾,等到今后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娶妻。
而且集团还规定了,倭国女子的后代,若是男子在成年后经过审查可以加入集团工作,至于说如果是女子,则不再受到限制,可以直接被成为集团男子的正妻。这也算是集团对倭国女子的一个照顾政策,毕竟谁也不愿意“子孙为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总的来说,方杰认为倭国应该是在半年之后就差不多彻底玩完了,到那个时候,不进他可以去倭国走走看看,集团的任何人其实都是可以去的,因为那个时候,倭国将会成为集团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区。
之所以不考虑将倭国作为集团的总部甚至是重要区域,一方面是因为名声不好听,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倭国的地理环境。
倭国不仅冬天特别寒冷,而且更是地质活动带,每个几年就会爆发一次的强震,不仅仅会对地面上生活的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次生灾害,若是将集团的总部或者是重要部门安置在倭国,就必须要为这些意外买单,对于集团的发展来说是极度不利的。
至于说倭国的邻居,朝鲜,方杰暂时没有打算要对其下手。
一方面,朝鲜的地形是个半岛,不想倭国那样,只要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如果集团想要控制朝鲜半岛,就必须要养着大量的陆军,这是不符合集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另外一方面,朝鲜在名义上仍然是大明的附属国,如果集团直接出兵拿下朝鲜,大明朝廷哪怕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会跟集团开战的。
所以方杰才决定不去打朝鲜的主意,但前提是朝鲜必须要彻底臣服。集团并不需要名义上的那种臣服,更不需要朝鲜弄什么公告啊,国书啊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集团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就是需要朝鲜对集团彻底开放诸如港口啊,驻军啊,关税啊这些东西,从而让集团的根系能够深深的扎进朝鲜的肌体当中,汲取其养分。
因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所以集团对待朝鲜和倭国的手段也是截然不同的。只是现在说这些还过于遥远,方杰将自己的要求发送给林石破之后,就等欲朱载垕那边的回音了。
按照青云的说法,一个王爷,而且又是储君,怎么可能轻易的离开京城,到天津去跟方杰这么一个海外势力的首领见面呢,这种事情大大违背了常理。
但朱载垕毕竟是成为一个明君的人,思维跟常人有所不同。当林石破将方杰要求转达过去之后,第二天一脸不爽的童兴就出现在了林石破的院子外,他甚至连门都不打算跨过去,就在门口对林石破说:“告诉那个该死的方杰,他的要求王爷答应了,让他约定一个时间。”
“答应了?”
林石破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天津是个港口,方杰既然要来,那肯定是带着舰队来的,他都已经在裕王面前将集团的舰队形容到天上去了,怎么裕王就一点都不怕死么?还是说裕王笃定方杰不会害他?
口中答应了童兴,林石破的脑海里却始终在转悠着这个念头,他是想不通啊,然而谁也无法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其实林石破是自己想岔了,有些事情他以为裕王不知道,然而嘉靖既然将裕王作为诸君,而且又是在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的时候,怎么会不把一些真正的秘密告诉裕王呢,这些秘密当中,就包含了嘉靖跟大中华集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