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967章:林石破的敬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林石破内心当中对于方杰的敬仰简直就如同滔滔江水……泛滥成灾了!
    即便是再不知道朝堂大事的他也听说过张居正,张叔大的大名啊,他是在锦衣卫里混日子不假,问题是混日子不代表就连别人说话都不听吧?
    要说皇位更替,除了朝堂上那些大臣们之外还有什么人最紧张?那当然是家奴了!历代帝王在死的时候出现各种精神病症状是屡见不鲜,这人要是精神不正常了就不能算是个人了,因为人首先要有人性,但是命令活人给自己陪葬的人还有人性么?
    显然是没有人性了,只有神性,精神病的神!
    朝堂上的大臣们还可以选择进退,但是作为家奴是没得选择的,那就真真是要你死就得死,不死也要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锦衣卫也算是家奴的一种,不过是整体比较高级的家奴,属于是看家护院级别的家奴。
    一般情况下,看家护院这个级别的家奴是不会被弄去陪葬的,但如果主人换了,那么护卫队肯定也是要换血的,毕竟谁知道谁对谁效忠呢?
    锦衣卫就是护卫队,凭借家奴的身份他们知道的事情甚至可能比一些大臣都还要多,怎么可能不紧张呢?尤其是那些本来在领导岗位上的人,更是担心新主人登台之后自己会不会被一撸到底。
    其实一撸到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是最糟糕的事情,真正最糟糕的是主人想要你的位子安排自己人,为了一劳永逸就把你抓出来查一查。
    以目前明朝的官场来说,有几个官员敢说自己当真是两袖清风经的起查的?真要是有那种官员其实也就不用担心了。说到底还是自己屁股不干净,才会心心慌慌。
    这人只要是觉得不安时,往往就想要抱团取暖,故而彼此之间互相讨论,难免就会走漏一些风声,像林石破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同僚,也就被逼听了不少。
    譬如说想要位子稳当,直接找新主子怕是不成的,毕竟老东家都还没有嗝屁呢,最好就是先去找新主子身边的红人,搭上线,期盼将来这些红人在有机会的时候替自己在新主子面前美言两句,那就什么都妥当了。
    而张叔大就是新主人身边红人当中的代表,自然少不了被那些锦衣卫们念叨。
    前面也说了,张居正绝对算不上是什么清官,只能说他是个有思想抱负的人,所以他很多时候做事并不看对错,只看是否有利于他自己的人生规划,像锦衣卫那些人找到他,他不会全接,也不会全不理睬,总之在找他的人看来,也算是一条门路。
    之前林石破也就是听听,觉得像张居正这样的人跟自己应该是没什么关系的,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跟张居正面对面的一天,更没有想到,张居正隐隐约约的还是在求着自己呢。
    这种感觉不能说是爽翻了,但至少是很有成就感的,别看现在张居正好像还不算是什么大人物,只要等到朱载垕登基的那天,张居正就有可能一飞冲天。
    “林大人在想什么?”
    想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林石破总不能直说,想你将来给我行个方便?虽然事实如此,但说的这样直白真的不会挨打?
    “下官是在想,等到了杭州之后,要不要去大中华集团的办事处,打听打听。”
    “大中华集团在杭州还有什么办事处么?”张居正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大中华集团就是个孤悬海外的,比较文明的海盗组织,但现在看起来好像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看林石破的样子,不仅在京城里可以联系上大中华集团,到了天津港口也可以联系上,甚至就连杭州都可以联系上。
    这是不是在大明的活动过于频繁,而且活动的范围也太大了一些?张居正皱起眉头,脑海之中开始盘桓这些问题。有些人注定是不同的,像张居正这种人就是注定要当统治阶级的,所以他思考问题的回路跟普通人完全不同,哪怕就是朝堂上的那些官员,没有到一定地位一定境界,也不会有张居正这样的想法。
    那边林石破还在等着回答,幸好张居正脑子转的很快,也没有暴露什么,一会儿就给了林石破答案:联系联系吧,总不能一直在杭州浪费时间。
    总的来说双方碰面还算是顺利,方杰将时间卡的很准。
    见面之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张居正就是代表朱载垕来跟方杰拉近拉近关系,毕竟按照高拱的说法,将来朱载垕必然是要拿海禁来做文章的,张居正想要抢下先手的话,就不能放过方杰。
    方杰出于对张居正这种“大人物”的尊敬,少不了邀请其上船参观,要说张居正虽然是个读书人,却没有大多数读书人读死书的那种酸腐,对于铁甲舰的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只不过人家想到的不是战争,而是经济利益。
    在两人闲聊当中,张居正有意将话题扯到当年郑和下西洋上,想看看方杰对于这种事情是怎样的看法。方杰倒也是没有客气,直接指出当初朝廷错误的决定。
    其实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方杰现在是比谁都清楚,毕竟青云就是他老婆,还有什么不能知道的。要说朱棣这个人也是雄才大略了,但毕竟还是差了一些底蕴,当初他老子骑兵对抗蒙元打天下,对于朱棣兄弟几个的关心是少了点,弄的堂堂皇子,竟然是靠着战场上累计知识,也就看不到下西洋其实是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如果当初大明朝廷上下能够看清楚这点,不中断海外的探索,继而展开贸易活动的话,恐怕现在的大明要富庶好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不说朝廷自己的收益,光是那些为了赚钱跟上步伐的大商贾,他们赚了外国人的钱难道在大明就不用交税了?只要相关的律法制度跟上,朝廷不仅可以更加富庶,而且还能捎带着解决倭寇问题。
    这个观点张居正很好奇,为什么继续海外活动可以解决倭寇问题?
    方杰的答案也很简单,世界上真正最凶残的是哪种人?当然是为了赚钱命都不要的人咯!商人出海就是为了赚钱,倭寇也是同样,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商人有钱而倭寇没有钱!
    当商人发现倭寇在攫取他的利益的时候会怎么做呢?当然是愤而反抗咯!正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如果再加上郑和下西洋时候留下的那些航行技术和造船,加上这些年不断的进步,到如今即便是比不上大中华集团的水平,怕也不会差太远,或许不会出现蒸汽轮机,但是用铁甲武装战舰这种事情肯定是会用上的,毕竟这种事情并不是很难,而且木质风帆战舰外挂一层装甲对于性能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毕竟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所造的战舰已经相当庞大了,排水量越大的战船,其多余的浮力必然也更大,关键位置安排一层装甲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两人讨论的很入神,方杰也就不知不觉的有些偏离的方向,从郑和下西洋到拓展海外市场,然后再到国家商业发展,如果不是吃饭的时间到了,张居正的肚皮忽然发出响动,恐怕方杰会把资本主义的事情都给说出来。
    当方杰警觉地用“吃饭”这个借口来中断谈话时,张居正显然是有些不满的,狠狠的瞪了眼林石破。
    林石破其实一直都没有插嘴,他都是在听两人交流,虽然两人没有避开林石破的意思,但其实林石破根本就没有听懂方杰在说什么,张居正的话他倒是大多数可以听明白,但从张居正口中冒出来的大多都是问题,特么的听问题有什么用,他林石破又回答不出来。
    听了半天的天书也就罢了,被张居正这么瞪了一眼,林石破感觉自己很冤枉,可他敢跟张居正提出来么?
    心中想不通的林石破转向方杰,可是方杰压根就没有给他一点安慰,那眼神反而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这让林石破感觉遭到了一万点的暴击,心中暗道,要是现在林小云没有嫁给方杰就好了,他一定会在林小云面前说尽坏话,让两人的好事变成坏事。
    拉莎并没有一直跟在方杰身板,她来杭州就是为了开开眼界,作为一个欧洲人,在离开英国之后就是在非洲一带生活,后来跟着方杰到了吕宋,固然是见多了新鲜的事物,但要说繁华,其实吕宋还是比不上杭州的,因为有一个先天条件吕宋根本无法跟杭州比,那就是人口。
    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哦,不,不是江湖而是繁华,人都没有的地方,建筑越多越是显得空荡荡的像是鬼蜮,吕宋现在没有出现这种问题,那是因为方杰一直在控制城市规模,尽量让房地产市场跟上人口的发展速度,不会盲目的修建。
    相比之下,杭州的建筑物高度虽然不能跟吕宋比,但是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就是吕宋根本看不到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