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虫
“这个昏庸的贺人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误我大事,误我大事啊!”崇祯帝捶胸顿足,大骂贺人龙玩忽职守。
众大臣都不敢答话,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时候一不小心说错话,后果很严重。
“诸位爱卿有何良策,速速讲来。”崇祯帝也是急了。“范阁老当初你提议派人追击反贼,现在有什么话说吗?”大明亡,不得不说崇祯帝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用人不当,疑神疑鬼,很多优秀的名臣武将或死,或降,例如成基命,史可法,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廷,熊廷弼 ,李定国。洪承畴也算得上是一代名将。用现在的话说,活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范阁老心里一紧,怎么就是我提议的了,明明是张阁老提出来,自己只是附议了一下,范阁老心塞得厉害,也感觉到了自己在皇上心里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自己是处处小心,不与人争名夺利,以和为贵,现在一出事情皇上就责问自己,范阁老的心啊!拔凉拔凉的。嘴上却只能说道“启禀皇上,老臣知错,老臣没有考虑到这个贺人龙这般无能。”
范阁老在朝为官四十余载,知道这个时候狡辩无疑会火上浇油,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
张阁老心里暗喜,这回又让范阁老躺枪了,看来范阁老翻身是无望了,至少在当今皇上这里不会,可他年事已高,估计无法熬到新皇登基。朝堂上最大的障碍算是彻底扫清了。当朝除了皇帝之外最有权势的人,国难当头还在争权夺利,对于亡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皇上,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得先想办法解决才是 。”张阁老很会利用机会,范阁老给他背锅,他给范阁老求情,反过来还有恩于范阁老。何乐而不为。
“张阁老可有好的建议。”崇祯看了看张阁老。
“皇上,臣以为为今之计只有趁反贼羽翼未丰给于毁灭性地打击,彻底摧毁农民军,同时督促北伐军尽快与皇太极决一死战,如果等到反贼和皇太极发展壮大的时候就太迟了。皇上,切记快刀斩乱麻啊!”张阁老发表了他的看法。”
“姚阁老,你意下如何?”崇祯帝望向姚阁老。
“启禀皇上,臣以为还是不要操之过急,洪大人久经沙场,他的判断应该是最合适的。”姚阁老的话也只能是如此了,摆在面前就有范阁老的例子,他只有把压力交给洪承畴,顺便挺了一下他。
“范阁老,你呢?”崇祯帝虽然责怪了范阁老两句,但没有想过处罚他,仍然想听听他的意见。
“皇上,张阁老说得对。”或许是心里难受,多少有些气话,范阁老不想说太多,以免言多必失,于是附议了张阁老的提议,心里仍然犯嘀咕,别出了事又把屎盆子扣在我头上吧!
“诸位爱卿,还有不同的提议吗?”崇祯帝环视众臣。
“臣等附议。”能做到这个位置都绝非等闲之辈,察言观色是基本功。每个人都不想节外生枝,表面上意见统一如,实际上是人人自危,明哲保身,此朝廷已经有是一片衰败之相。不得不说崇祯这个大老板当得的确是有问题。
“那就这样吧,王公公,拟旨。”
“是,皇上。”
“命兵部尚书陈新甲为督师,统帅洪承畴,领军北伐,据势,尽快与清军决战,务必一举击溃其主力,护我大明江山。他日得胜回朝,朕和百姓们定然夹到相迎。”
“另,平贼将军贺人龙,剿贼不力,以至于让反贼有了喘息的机会,此事暂不追究,望其竭尽全力,准于其戴罪立功,务必将反贼一网打尽。朕期待尔等凯旋归来。”
两道圣旨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前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到这个时候,大臣们就等着这句话了,早就想回家陪老婆孩子了,只要没伤害到他们的利益,这帮家伙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拿着高薪,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混着朝九晚五的日子。只是他们不能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送到国外去。
“退朝,张阁老,范阁老,姚阁老,礼部尚书姜缝远,吏部侍郎方延年留下,其他人等即刻下朝。”王公公尖锐的声音响起。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没有留下的大人们踩着方步大摇大摆地走出太和门,大多数是行色匆匆,有少数人还谈笑风生,仿佛国家面临的困难压根就和他们没有关系一样。
旺财在东朝房里看着这样一群米虫,心里是五味杂陈。
“宣太子殿下,东宫讲读吴伟业觐见。”传令太监的声音很有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