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九十五章 破护阵宝鼎显奇,闯流沙青玉发威(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轻尘凌空飞起,一闪飞向最近的一座玉山。胖雪球顶着凤仪,两人盯着仙鹿灵禽眼睛直冒光。三大一小四个美女,则朝着山顶的玉树银花跑去,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萦绕散开。
    “前辈,又该麻烦你了。”仰望着这大气磅礴的玉山,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但轻尘仍为之震撼。
    离火仙二话不说,手中结印,印化流火,缓缓烧融起封印来。
    两个时辰眨眼而过,离火仙伸手一招,丈许大的青褐色金属块飞了过来被轻尘收进归元戒内。
    玉山消失的地方,地面突然裂开,一股带着淡淡草木芬芳的清泉喷涌而出。在四处悠游觅食的灵兽,和在高空自在翱翔的灵禽,不约而同飞向那里。
    就连正在山顶上打闹的四个美女,也察觉到了这里的异状。在青玉的带领下。众女缩地成寸赶了过去。
    轻尘意念一动,轻轻落在泉旁。那些灵兽灵禽很温和,见他来了也没当回事,也不敌视。喝水的继续喝水,喝过水的在那闭目享受。有几只仙鹤张开翅膀悠然自得,在那翩翩起舞。
    “大哥。可不可以抓几只小鹤和小鹿进小世界里?”
    青玉她们悄悄站四个方向,隐隐将方圆一百米都封锁了起来。轻尘看着她们一个个眼里充满了期待的,便点了点头。手一挥,数十只仙鹿仙鹤便被抓进了小世界里。
    剩下的十来只灵禽和灵兽发现身边的伙伴突然不见了,一脸的懵逼,个个歪着头想了一会,想不通,继续喝水。心地单纯的它们,不知道禽兽贩子就在旁边,还一脸的惬意和自在。
    “轻尘哥哥,那只小青鸟也要。”
    “公子,还有那只会发光的鸟儿!”
    “公子快看。小麒麟!”
    轻尘朝四周看了看,发现还有很多灵兽往这边来,于是便心安理得地将她们指定的灵禽神兽都抓了进去。
    “轻尘哥哥,这泉水生机好浓郁,是不是生机之泉?”
    “跟我在记忆长河里看到的是一个样,应该就是生机之泉。”
    “公子,我们可以搬到小世界里去吗?”雨霏一脸的期待。
    “我看看。这东西怎么形成的还不知道,贸贸然搬走很大可能会毁坏泉眼。”
    轻尘双眼金光闪耀,一路沿着泉水冒出来的路径逆流而下,直到三百丈的地方才发现一颗白茫茫的珠子处在七条地脉交汇的地方。
    旁边有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溶洞,里面有个三丈见方的池子,地脉渗出的地乳汇聚之后流向池子。
    “好东西!”轻尘不由得脱口而出,继而喊道:“昊天镜!”
    “小子,找我什么事?首先说明,干苦力的事别……”
    昊天镜还没说完,就被轻尘塞进了归元戒内。任它在里面怎么飞怎么闯,就是飞不出来,它自己以前也是天地,知道折腾也是白费,只好碎碎念骂着轻尘不懂得尊老爱幼。
    “我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
    轻尘一脸神秘兮兮的样子,成功地勾起了众女的好奇心。帝域一卷,众女但觉眼前一暗,来到了一处洞府之内。
    “这是地乳灵液池,你们进去修炼,一天能顶外界许多年。这么大一池子,够你们修炼好长一段日子了。”
    众女闻言欣喜不已,旋即一个个不怀好意地看向他,看得他心虚地不敢直视,连忙说道:“我去别的地方找找灵药什么的,你们修炼完再出去找我。”
    “大哥,我刚晋升完,就不修炼了,我跟你上去。”
    “也行,晋升太快了容易导致根基不稳。对啦,这有一本《星月神诀》,我在归墟仙境得到的。一直忘了给你们。你们看看,参考一下就行。依依和雨霏修炼的是《月神诀》看看跟这里面的有什么区别。”
    轻尘把玉简扔给小竹,牵着青玉的小手,意念一动,化作一道流光直接遁到地面。
    “离火仙前辈,生机之泉对你有用吗?”
    “生机之泉对万灵皆有用,对我也不例外。小家伙,你是想让我在这里吸取升级之前恢复?”
    “嗯,前辈就在这里修炼如何?这座岛应该没有其他人了。我到山顶山去找找不死树。”
    “那些玉树就是不死树。砍开树干流出了的玉液就是炼制不死药的主药才。帝境以后就寿元无穷,这种东西,你还要来干什么?”
    “晚辈去收集些玉液炼药,以备不时之需。”轻尘施了一礼,带着青玉飞到山顶上。
    只见眼前玉树银花成林,绵延数百里,一片晶莹灿烂、星芒濛濛。闯入其中,彷如置身璀璨银汉星河。
    林间的小道以翠玉铺就,间隔着种有一株仙葩灵花。淡黄青紫,雅致清新。看得出以前住在这里的人打理得很用心。也很有格调。
    穿过数百里的玉树银花林,轻尘带着青玉来到一处开阔的青石板铺就的广场,广场呈正方形,百里长宽。
    广场中间种着一颗三丈高的玉树,上面开的是碧玉的叶子白玉的花。下面用光滑的白玉石条,砌着一个三丈见方、三尺高的围栏。
    面南的方向上,摆着一个晶莹泛黄的玉石桌子和两张凳子。桌子上有一经纬纵横的棋盘,及装有黑白二子的棋篓。
    一切看着很普通,却又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朴素道韵,轻尘心中隐隐与之产生共鸣。
    绕着桌子走了一圈,轻尘抬起头来望向远空,不知在思索什么。
    “大哥,你是不是在想其它几座山上面的桌子都放着什么呀?”
    “哦?青玉你知道?”轻尘饶有兴趣地看着小青玉,纳闷着青玉怎么变聪明了。
    “小竹姐姐和依依姐姐她们三个来到这里转一圈,就猜着其它几座山上是什么。大哥也这么转着,肯定也是。”
    “嗯,大哥也一样。我现在就猜其它几座山上分别是一幅画、一本书、笔墨纸砚、茶、酒、琴。青玉说我猜得对不对?”
    “也对,也不对。没有画。只有一张白纸。”青玉得意地说着。
    “嗯,那青玉看过那本书吗?”
    “小竹姐姐看过,她说那上面写的都是红尘中的悲欢离合和生老病死,不是修炼的功法。”
    “应该没错了。到了一定的境界,功法什么的都不再重要,言出法随。更高的境界只有感悟更高、更纯粹的道才能达到,而这样的道,便来自红尘中。”
    青玉听得一脸的迷糊,侧着头皱着小眉头想了半天,想不明白。
    轻尘溺爱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以后自然就会懂得。”
    在这站了小半天,轻尘带着青玉凌空飞去。翩然落在远处的一座山上。打量一下桌上的琴后,他带着青玉再次飞往下一座山。
    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连走了六座山,在第七座山上,轻尘看着眼前的书才坐了下来。
    “青玉,我可能要在这里闭关一段时间,你去找二哥和凤仪他们玩。”青玉歪着头想了想,点了点头化作一道青光飞向西南方向。
    轻尘轻轻打开桌上的书,书无名,扉页空白,隐约间似乎有一道叹息声从空白处传出来。认真聆听时,却又毫无声息。
    轻尘又翻开一页,发现仍是空白。略一思索注入灵力,书页毫无反应,不由得纳闷起来。
    盯着书看了一会,他突然就神思飘忽起来,想起了父亲和娘亲。发了半天呆,他轻轻叹了口气。正要合上书时。空白的页面显露出了圣天大陆时期的文字来。
    紧接着,一道神识涟漪从书页上荡开,一股玄而又玄的气息将他笼罩起来,书上面的内容顿时出现在轻尘的脑海。
    这是一则关于爱情的故事。说是圣天大陆缥缈山下映月湖畔有两座村庄对岸而建,分别叫映湖村和月湖村。中间一条木桥将两座村庄连接了起来。由于一衣带水的地缘关系,两村数百年来友邻和睦。人丁兴盛,日子倒也都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这一日,映湖村里来了一个算命先生。看过两村环境,他留下一句“两龙抢一珠,得者出圣贤”的谶语后。飘然而去。
    这话传到映湖村的族老们那里,他们慎重其事,严令不得外泄。然后三老等人在祠堂里悄悄开了个会,决定一面封锁消息,一面派青壮男子装作打鱼下湖捞珠。
    映月湖原本像天上掉落的一轮圆月,所以有文雅人就起名刻碑延及至今。后来两岸各建了两座村庄后,圆月变成了没嘴的葫芦,倒也像两条对抱的龙。而龙爪处,正是处在中上位置的两座村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映湖村的人行为古怪久了,月湖村的人也就打探出了实情。两村从此生了嫌隙,断桥树墙拉网,将湖隔了开来,明言谁也不能过界,龙珠在哪一边就属于哪个村庄。
    人心哪有长久的安份?尤其是知道宝物就在脚下水里,这边找不到,就想着肯定在那边。双方暗里不时过界相互搜寻,接下来的十数年里,引发了数百次争执打架流血事件。
    随着两村的仇越结越深,他们彻底断绝了来往,由世交成了世仇。由于以前有通婚的习惯,所以许多亲家又都反目成仇。
    于是两村又都定下规矩,不准来往更不准通婚,违者杖责至死。真正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日子悠悠过,龙珠依旧没有找到,但人们都深信不疑。虽然寻找之心淡了,但两村依旧相互仇视。
    巧的是,映湖村有一年轻哥儿生得像其母,俊美异常,让村里的姑娘也自叹不如。而月湖村里亦有一娇俏儿女,美甲一方,与哥儿是表亲。且两人样貌有七八分相似,皆出其母。
    这一日,哥儿和妹儿月下散心,向着桥来。两人皆靠墙而坐,看着水里倒影,顾影自怜。一墙之隔,男女同心,无意间看到了对方的影子,俱惊为天人。
    “如此俊哥儿,与我俏像,莫不是幼时绕床表哥?”
    “如此娇俏妹儿,与我似一个模子刻印出来般,莫不是母亲曾提及共弄青梅的表妹?”
    两人各怀憧憬,但碍于村规,不敢声张。只能顾影闲坐,踢碎一湖月亮,俱坐到圆月西沉方回。
    自此夜夜,两人不约而同来到桥中墙边,对影静坐。村人虽有目见而怪之,只因一墙障目,不见全貌,不知所以然便不以为然。
    都话日久生情,两个正当嫁娶的少男少女如此夜夜幽会,又如何忍得住不开口?于是两人开始说了悄悄话。
    一段日子后又不满足于说悄悄话,两人私下见了面。时间长了便发现都离不开对方,于是哥儿发誓非她不娶,妹儿发誓非他不嫁。
    两人约定,哥儿回家说与父母,央人前去说媒。奈何族规不允,好事难成。两边俱是如此,更兼幽会之事发,被生生断了联系。
    两人相思成疾,日渐消瘦。父母无奈,乞求三老族长,无果。各自父母合计,遂为配亲邻好,欲断了这相思苦。
    孰知二人情深,闻言,深夜不约而同投湖。两家闻讯赶来,皆已气绝多时。遂求合葬,好黄泉有伴。族老等念人死为大,许之。葬于湖畔,夜夜闻私语。时人倾慕,争相吊谒。
    自此百十年,龙珠依旧未寻得,两村依旧不相往来。好在各自防范得紧,没有再发生哥儿与妹儿的悲剧。时人闻之,喟然一叹。
    叹曰:
    缥缈山下两湖村,一村一龙共争珠。
    无端殃及好儿女,棒打鸳鸯各投湖。
    生别离,死相聚,夜半私语在冢庐。
    百年纷争湖边续,生也不悟!死也不悟!
    未知后事如何,且待后续分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