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438章 边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腊月二十八,那是就是除夕了。
    按理说,若非迫不得已,商人是无论如何不会在这个时候出远门的。
    然而,无数商人不远千里,往西北而去。
    孙俊便是其中的一个。
    他原为江南普通的一个商人,在明军全据江南后,他抓紧机会,投靠了吕师囊。
    是虽然自认为有些本事,孙俊却拒绝了吕师囊的抬举,并未出仕,而是以吕师囊门客的身份做生意。
    盖因,他的梦想是成为天下第一商。
    因为吕师囊的关系,他从一介无名之辈,一跃而成明国排的上号的大商人。
    然而,距离天下第一还早的很。
    因此,他不顾年关将近,气候寒冷,进了银州城。
    银州,原来是西夏的边防重镇,因李乾顺的失误,被明国轻易拿下。
    尚未进城,便可见城墙高耸,方圆不下三五里,周围又有深沟环绕。
    “如此大城,被我军轻易拿下,西夏人也太废了。”随从叹道。
    孙俊闻言一笑,道:“不是西夏人太废,而是我军太强。
    可笑那李乾顺,不知天军威风,一头撞在铁板上,岂有好过的道理。”
    城头上,军兵来往巡视,随时准备抵御军兵入侵。
    城门处,鹿角林立,有军兵在后值守,虎视眈眈地盯着来往商旅。
    随从叹道:“银州已成了后方,安全当无忧,我国将士尤不放松,可见其精锐。”
    孙俊道:“若非如此,我国安能全取天下?”
    到了城门前,孙俊一行人进入了队伍。
    军兵检查速度飞快,不一刻轮到了他们。
    有军兵喝道:“都自觉些,主动把身份凭证拿出来。”
    “所有人下车,打开车门,所有箱子打开,加快检查速度!”
    “记住,严禁夹带兵器,入城前交出随身兵器,出城是领取,凡是私自夹带者,以西夏细作论处。”
    孙俊下了车,吩咐随从按照明军说的办。
    一共五十余随从,各个都带了长枪短刀的,尽皆解下,交给明军保管。
    查看了各人的身份凭证,明军又去检查车子。
    孙俊坐的车子里,有两个大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钞票。
    检查的军兵提起箱子掂了掂,又翻开看了看,重新放回后喝道:“此箱重量正常,无夹带。”
    满箱子的钱,没让他有半点异常。
    此时的明军,军纪森严可不是一句空话。
    想想张苟一直挂在脖子上的半截小指,全军上下就没人敢胡乱身手。
    十余辆车检查下来,只用了三五分钟,十分快速。
    带着明军给的武器保管票据,孙俊一行人进城。
    街道两侧的房屋,与内地迥然不同。
    道路上,来往的也多是异族人,经商的,同样有不少蕃人。
    走了一阵,随从叹道:“除了容貌不同,他等衣着、发式、说话,倒与内地相同。”
    孙俊道:“天军打来,这些人想活命,便只能改变自己的习俗,努力做一个汉人。”
    一行人包了座酒店,放置了行礼,留人照顾马匹后,孙俊直接向拍卖场走去。
    他此来的目标,便是尽可能多的买到货物。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不一刻,到了拍卖场前。
    大门口,挂着“河套驻军战利品拍卖处”的招牌。
    孙俊等人来此,便是为了明军战利品。
    虽然占据此地时间不长,明军已经出动了十多次,带回了许多战利品。
    为了换取军需,这些战利品都是集中到银州发卖,以贴补军中后勤。
    进了里面,只见道路旁立有指引牌。
    皮货、牛、马、奴隶、草药,基本就这五种。
    以西夏人的水平,也就这些东西入得了商人们的法眼。
    孙俊回首,道:“按照计划,分头扫货!”
    “是!”各个管事的,立刻带人分头而去。
    “排名前几的几家看不上这里,正是我超越的机会。”孙俊自言自语道。
    不一刻,他到了奴隶拍卖处。
    门口,有管事的迎上来,笑道:“欢迎,未知贵客是贩卖,还是自用?”
    孙俊掏出资产证明交于管事的,道:“小可到此,只为扫货!”
    管事的看了证明,笑的越发快活了。
    难得遇到一个大主顾,可得抓紧把奴隶处理了。
    亲自引着孙俊入内,管事说道:“好教贵客知晓,目下西夏奴隶有八千余,老少青壮皆有,价格十分优惠,保准你满意。”
    “可有详细名录?”孙俊问道。
    “有,贵客稍待。”
    不一刻,管事的取来名录。
    奴隶的来源,当然是战俘。
    明军扫荡时,只要是活人,全部带回来,绝不放走一个给西夏人。
    孙俊看了一会,问道:“何故没有年轻女子?”
    管事的道:“年轻女子,皆已发配军中士兵为妻,是故没有。”
    “可惜了。”孙俊叹了一句。
    一个年轻女子带到江南,价值六十贯,保守估计能够赚十五贯。
    只是没有,诚为可惜。
    管事的笑道:“贵客,国内禁奴令即将生效,这异族奴隶,可是合法奴婢的唯一来源。
    不拘老弱青壮,皆要涨价,贵客抓住机会,定然财源滚滚啊。”
    “承你吉言!”孙俊笑着点点头,道:“即如此,所有奴隶,我全都要了。”
    六岁以上,十四岁以下为少,价格等同年纪,六贯到十四贯一个。
    十四岁到四十岁为青壮,价格从二十二贯到八贯不等。
    四十岁以上,统一作价五贯。
    价格确实不便宜,然而还有暴利。
    根据法令,国内禁止蓄养汉人为奴,违者流放。
    化蓄养为雇佣,也要承担相当的税,因此,异族奴隶便成了奴婢的唯一来源。
    少年带回去养上几年,好好调教一番,肯定相当受欢迎。
    青壮带回去,立刻就是合适的劳动力,只用给口饭吃,不用给工钱的那种。
    雇佣工人、佃户,你敢不给工钱,分分钟罚到倾家荡产。
    至于老者,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虽然干的时间会短一些,却也划算。
    算下来,八千奴隶,将近二十万贯。
    运回去,能够赚三十万贯的样子。
    还有牛马皮货,都是极受欢迎的。
    只要保持住,商路就是一条源源不断的财路。
    交割完毕,孙俊问道:“本地驻军,可承担押运任务?”
    “当然!”管事的笑道:“只是不收现金,只要粮草。”
    军队操练,也包括长途行军。
    与其白白跑一趟,不如替人押运以换取粮草。
    而且,监押大量俘虏行军,比正常行军更困难。
    因此,这是两便的事。
    讨价还价,孙俊以五万石粮食,定了三千军押运。
    这三千军不会一直是银州驻军,而是沿途军队协力运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