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心念故主
当晚,周老大又给熙让熙谨喂下软骨散。熙让熙谨虽然清醒过来,但全身没有一丝力气,就连吃饭都很费力。他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也预感到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过了两天,周老大装载了五六车货物,准备运到宋境北方的易州,和北方的契丹做地下生意。
熙让熙谨被绑缚了手脚,装在一辆塞满了货物的车厢中,幸好这些货物是丝绸之类的物品,气味并不难闻。二人躺在丝绸上面,倒也舒服,只不过周老大为防备他们叫喊,不但绑了他们的手脚,还把他们的嘴巴堵上。他们喝了软骨散,全身无力,昏昏欲睡,可不能像上次那样逃脱了。
黄标带了十多个保镖和车夫出发了。周老大最后看了一眼熙让熙谨,恋恋不舍地放行了。
五六辆骡马货车开始向北行驶。
在熙让熙谨被装在货车中向北行驶的时侯,陈士带着云岚已经来到了潞州,见到了李筠。
李筠时任昭义军节度使,驻军在潞州,听闻赵匡胤谋了大周,自立为帝,不由大怒,准备挥军南下讨伐赵匡胤,被部下和儿子李守节苦苦劝住,兹事体大要从长计议。
李筠一边调动兵马,一边派部下骆云志前去联络扬州的李重进,准备同时起兵夹攻赵匡胤。
骆云志刚走不久,陈士带着云岚来拜见李筠。
李筠和韩通交情甚厚,早就听说韩通已经为大周捐躯,现在韩通的遗孤前来投奔,连忙接见,温言抚慰云岚,赞赏陈士的忠义,令二人好生在他府中安住,他自会讨伐赵匡胤,为大周和韩通报仇。
云岚一路上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来到李筠府上之后,见李筠待她甚好,而且决意起兵讨伐赵匡胤,心中登时宽慰。
陈士心思慎密,暗中观察,发现李筠虽然忠心大周,决意起兵,但李筠的部下都无心起兵,甚至连李筠的儿子李守节也反对父亲起兵,心知大事难成。
陈士心中忧愁,但并没在云岚面前表现出来,只是随时保持警惕,以备不测。
这一天,陈士正在李府陪着云岚闲谈,忽然听府中佣人说赵匡胤派了使者前来宣召李筠。陈士连忙赶向李筠的议事厅。
由于李筠感念陈士舍命救了故人韩通之女,所以很器重陈士,陈士能在李府中自由出入。
陈士不动声色,悄悄进入议事厅,李筠已经召集了部下和儿子李守节在商议。
李筠气势汹汹,要斩杀赵匡胤的来使,被李守节等人苦苦劝住。
李守节说道:“父亲大人,不是孩子等人不想讨伐赵匡胤,只是眼前时机还不成熟,若是斩了赵匡胤的使者,赵匡胤必然会派兵攻打我们。”
李筠一拍桌子,大吼道:“怕他个鸟!要打就打!我看你们一个个贪生怕死,不敢跟赵匡胤打仗。时机时机?狗屁时机!依你说,什么时侯才叫时机成熟?”
众将领都不敢言,只有李守节说道:“不是孩儿等人怕死,只怕就是死了,也于事无补。依孩儿看,只要等骆云志联络好李重进将军,我们两边夹攻,才有必胜的把握。”
李筠怒气稍平:“那好吧,就让他赵匡胤多活几天。”
李守节道:“父亲大人,为了麻痹赵匡胤,您还是接见一下他的使者为好,让他以为我们已经诚心顺服,到时侯我们才能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李筠皱了皱眉头:“好吧,我见见那个人。”
李筠站起身子,快步向外走去。众将领见李筠同意接见使者,都松了口气,相视一眼,连忙跟了出去。
陈士暗暗皱眉头,也跟随过去。
李筠下令安排酒菜,鸣炮奏乐,接见赵匡胤派来的使者。
众将列席相陪。
众将见李筠接见使者的仪式安排的很是隆重,以为李筠只是嘴上说说要反对赵匡胤,实际大有转机,众将都暗中高兴。
陈士也陪在末座,默不作声观察动向。
很快,大宋使者来到。使者见到欢迎仪式隆重,暗中松了口气,他早就知道李筠有意反抗,所以新皇上派他出使潞州时,他还捏了一把冷汗,以为这次凶多吉少,但见到这种场面,反而心中暗笑皇上多虑,李筠根本不会谋反。
大宋使者落座之后,拿出圣旨,刚要宣读。
李筠忽然站起,把手一摆:“且慢!”
众人都是一愣,望着李筠,心中十分紧张。
李筠用力拍了三下手掌,随即从后堂走出两个手下,捧着一卷画像。李筠快步上前接过画像,打开之后,却是周太祖郭威的画像。
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
李筠恭敬地把周太祖的画像挂在大堂正中,然后下跪,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这才挺身站起,望着宋使者,大声说道:“这里乃是大周天下,太祖神像在此,你有何话说?”
宋使者手拿着赵匡胤的圣旨,站在那里十分尴尬,脸色铁青,进退不得。
在宋使者后面的跟来的大宋将领,十分恼怒,手按剑柄,随时准备动手,只待使者大人一声令下。
宋使者知道自己现在人家的地盘,一旦动手,马上就有性命之忧,这个命令可不敢下,一时沉吟不定。
气氛变得十分紧张凝重。
李守节看到势头不对,连忙对宋使者说道:“天使大人息怒,我父亲昨晚喝多了,今天还宿醉未醒,请您不要介意。”
李守节一边说着,一边向两个将领一挥手,使了个眼色。那两个将领会意,连忙架着李筠向后堂走去。
李筠被半架半拉地离开了大堂。
宋使者知道自己在人家的地盘,自己虽然带了些兵马,但真要打起来肯定吃亏,听了李守节之言,正好下个台阶,当下哈哈一笑,说道:“贵地的酒真是厉害,令尊翁昨晚喝醉,今天还没醒酒,下官回去的时侯,能带回去一些就好了。”
李守节陪笑道:“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为大人准备一百坛美酒,大人自己留一些,其他的送给当今皇上。”
众将领都齐声附和,气氛这才放松下来。
李守节做主,听宋使者宣读了圣旨,然后陪着使者喝酒,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