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安顿周详
熙谨听得纪妻答应了,连忙把小雄招过来,把小女孩抱上马背,又请纪妻也上了马背,他自己步行,在前引路。纪妻推辞不过,只得上了马背。
小女孩并不知道父亲已经离世,初次骑在马上,心情又愉快起来,一路上欢声笑语。熙谨与纪妻有意瞒着小女孩,也不再提及此事。
路上,纪妻告诉熙谨,女儿名叫金花,并说了一些家庭情况,以及一路行来的辛艰。
熙谨与纪通相处数月,虽然感情甚厚,但纪通毕竟是他的上官,再加上纪通很少谈及家庭,所以熙谨对纪通的家庭并不了解,听纪妻说了才知道。原来纪通的父母早已亡故,入赘在同村的一位姑娘家,便是纪妻。纪妻的母亲早亡,父亲是个落弟秀才,虽然家境并不宽裕,却也颇识诗书,所以夫妻二人感情甚厚。后来纪通入伍,纪妻在家照顾父亲,不过两年,她的父亲也故世了,这时纪妻已经怀孕,便一个人在家生活,抚养女儿长大。金花已经两岁了,只在一岁时见过父亲一次,又已经一年没见了,却再也见不到了。
纪妻凭着纪通微薄的军晌,再加上一些薄田,本来也能勉强生活,可是纪通死后,没有了军晌,又被村中的保长贪了抚恤金,再加上旱灾,无法在家乡生活,只得转变家田,前来寻找丈夫。纪妻并没出过远门,不谙世故,一路上吃了很多苦头,终于赶到牛头集兵营,却没想到丈夫已经死了。
熙谨不敢想像纪妻的心情有多悲痛失落,只能暗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们娘俩。
熙谨和纪妻金花三人回到兵营之时,天色已经大黑,有不少士兵正在外边寻找熙谨。
熙谨一边派人去召回外边寻找他的那些士兵,一边令人安排为纪妻和金花做饭,并向战友们说明了纪妻的身份。
现在兵营的士兵,多数是新来的,只有十多个人是纪通的老部下,他们人人受过纪通的恩德,所以听说是纪妻的遗孀孤儿,都赶来参见,恭敬有礼。那些新来的士兵虽然不认识纪通,但也听老兵说过纪通的人品,都很是佩服,再加上都头的吩咐,所以他们对纪妻也很是恭敬有礼。
纪妻虽然心伤丈夫死亡,但看到兵营中人人对她们娘俩亲近爱护,也心中感动,愿意留了下来。
熙谨在纪妻和金花用饭之时,他与胡副都头等人在另一营房中商议如何安顿纪妻母女二人。军营之中,不得留有女眷,他们虽有心照顾纪妻,却也不能把她们留在军营中。当下便商议,今晚先送到附近最近的村子里暂住一晚,明天再为纪妻买所院子和田地,以供她们生活。熙谨令侯小仙先去村里安排。
待纪妻和金花吃过饭后,侯小仙也赶回来了,说都已经安排好了。熙谨亲自带路,在侯小仙和几个士兵的拥护下,来到附近的村子。保长亲自前来迎接熙谨等人。
保长已经听侯小仙说明原委,他家中房屋甚多,便留下纪妻和金花住宿一晚。
纪妻和金花在保长的佣人带领下前去休息,临走之时,纪妻向熙谨点头致谢,熙谨微笑着点头回礼。
待纪妻走后,熙谨又问保长,村中可以房屋和田地卖?保长家中正有一处闲院,尚算整洁,又愿意拨给纪妻两亩田。当下商议一定,熙谨拿出自己数月来的军晌,和兄弟们一起凑起来的一笔银子,交给保长。保长本不想接,但熙谨为了使纪妻母女有一个自己的安身之地,没有后顾之忧,坚持要保长收下,保长只得收了。双方当晚便写了地契文书,从此那院子和两亩田地便是纪妻的了。
熙谨带人赶回兵营的时侯,已经是下半夜了,他十分疲惫,躺在床上,心中想着终于能为去世的纪都头做些事了,心中一片平静,沉沉睡了下去。
第二天熙谨醒来,全身又酸又痛,都是被小雄折腾的。他才想起来,昨晚只顾着照顾纪妻,竟然忘了关照小雄,也不知小雄还在不在兵营。他连忙穿衣起床,到了院子一看,小雄正悠闲的在院外吃草,一些士兵正围着小雄指点赞叹。
熙谨这才放心,远远招呼了一声,小雄便健步而来,来到近前与熙谨亲昵。
熙谨令人把一位经验丰富的马夫叫来,要马夫好好照顾小雄,并叮嘱且不可以普通战马的标准训练小雄,免得小雄发起脾气再跑了。那马夫有着多年的丰富训马经验,请都头放心,不用几天,小雄便会成为听话的好战马。
熙谨一边派人去村里请纪妻母女前来吃早餐,一边派侯小仙带几个人前去村子,打扫为纪妻买的新家,又吩咐人准备好纸线和香烛。
不久之后,纪妻和金花赶来兵营,熙谨陪同吃早饭。
饭后,纪妻把饭碗一放,低声说道:“兄弟,你大哥他的墓在哪里?”
熙谨说道:“就在后面的山坡上,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嫂动身。”
熙谨吩咐两个士兵,把金花领出去玩耍,他自己带了几个士兵,携了纸线香烛,带着纪妻向墓地走去。
纪妻脸色凄然,行走纪通的墓前,烧了香烛纸线,再也忍耐不住,抚着墓牌大哭。
熙谨等人心情沉重,都感凄然。
熙谨在纪通墓前发誓道:“请都头在天之灵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大嫂和小侄女。”
纪妻哭了许久,才在熙谨的劝慰下起身,离开墓地。
熙谨带着纪妻和金花,回到村子里,在侯小仙和保长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买的新院子里。但见小院子虽然不大,但整洁干净,环境幽雅,而且里面都已经打扫干净,置办了生活用品,随时可以入住了。
熙谨心中也感到满意,转头问纪妻:“大嫂,你可满意?若是不满意,咱们再寻个大些的院子。”
纪妻点点头,说道:“丰常满意,多谢各位兄长和兄弟。”
侯小仙道:“大嫂不必谢我们,我们都是纪都头的兄弟,你是我们的大嫂,小金花就是我们自己的闺女,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吩咐我们。大嫂,你看看还缺少什么,我再去为您购买。”
金花打量着院子里,歪着脑袋,好奇地问她母亲:“娘,这是什么地方?”
纪妻抚摸着金花的脑袋,笑了笑,说道:“孩子,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