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三百一十八章:宽慰君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此时,挖掘的河道,虽然在汉军的阻挠下,推进缓慢,但三天之中,也推进了二三百步。由于汉军的阻挠,工程每天只能向前推进百步左右,还要付出无数民夫和士兵的性命。
    这时,三条河道之中,已经战船林立,旗帜招展,只等河水进了太原城,战船便顺流而下,直攻太原。
    赵匡胤观望了一会前方的战场,又转动身子,缓缓观望着挖掘而成的河道。河道之中的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船,还有很多民夫在打造着新的战船。
    战船上的旗帜上,绣着宋字大旗,迎风招展。
    再望眼远望,数万名军士和民夫,在阳光下劳作着,忙碌着。
    这等景象,十分壮观。
    赵匡胤却忽然脸色黯淡,意兴萧索,不发一言,转身向回走。
    众臣心中惊讶,却也不敢多问,只好跟随在后,回到大本营。
    赵匡胤也不理会众人,径直回到寝宫的帐篷之中,众臣只得各自散去,去忙自己的事。
    只有潘美没走,他在赵匡胤寝宫之外,来回踱步,等了约有一柱香时间,便走到帐外,对当值的郭文斌说道:“文斌,请你禀报陛下,就说我要求见陛下。”
    郭文斌有些为难,说道:“潘大人,我看陛下心情不好,若是没有重要之事,就让陛下一个人静静吧。”
    潘美道:“我知道陛下为什么心情不好,让我劝劝陛下。”
    郭文斌道:“那好,我去禀报陛下,就是不知陛下会不会召开您。”
    郭文斌转身入内,不一会儿,又走了出来,笑道:“潘大人,陛下召您进去。陛下还说了,也只有您潘大人和曹大人来了,他才会见你们,别的大人就不必见了。”
    潘美微微一笑,走入帐内。
    赵匡胤正坐在寝室之中,脸色黯然,眉宇间隐隐含有忧愁之色。
    潘美走进来,在帐门处恭敬地行礼:“微臣叩见陛下。”
    赵匡胤道:“仲询,不必多礼,过来坐吧。”
    这些年来,赵匡胤虽然做了皇帝,对于自己以前的那些老部下,仍然待之甚厚,他虽然把一些人杯酒释了兵权,但并没进行迫害,反而更为优待。他还保留了一些人的兵权,这些保留兵权之人,其中就有潘美。这也是因为潘美性情谨慎,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开国功臣,不像石信守等人以功臣自视,忘乎所以,大肆敛财。
    潘美的军功卓著,但从不持居自傲,而且对功名利禄看得甚淡,治军虽然不像曹彬那样严谨,但比曹彬的性格更为冲淡平和,所以赵匡胤对潘美甚为优厚。
    赵匡胤待以前的那些老部下,有别人在场时,以君臣待之,在只有少数人或者单独相处时,仍然像以前的那帮老朋友,直呼其名,甚至称为兄弟,这一来是他笼络人心的手段,二来也是个性使然,天性如此。
    潘美听赵匡胤称呼他的名,虽然心中感动,却仍保持着谨慎还不失亲近的态度,说道:“谢陛下。”
    潘美走到赵匡胤的下首,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来,望了望赵匡胤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您是否心情不好?”
    赵匡胤深深吸了口气,说道:“看这河道推进的速度,明天一早,便可以直灌太原城了,胜利在即,我这心里,反而很是难受。”
    潘美说道:“陛下之所以心里难受,是因为担心伤及太原城的百姓。”
    赵匡胤点点头,说道:“不错,这汾河之水,灌入太原城中,只怕太原城的百姓,死伤无数,浮尸遍城。我当初答应引导河水,水淹太原城,原只想为一个后备计划,其实是想等着郭无为能在里面打开城门,接应我军进城,但没想到郭无为被汉主所杀,我们里应外合的计划失败了,只能使用水淹太原这个计划了。而且现在河道已经挖掘到太原城下,骑虎难下,不得不行了。但一想到要伤及城里的百姓,我这心里,就闷得慌。”
    潘美道:“陛下仁慈。”
    赵匡胤苦笑道:“若是别时,夸我仁慈,倒也罢了,现在马上要水淹太原,伤害数十万平民百姓,再说我仁慈,倒像是讽刺我了。”
    潘美连忙说道:“微臣不敢……”
    赵匡胤摆摆手:“你不必紧张,我不是责怪你,只是打个比喻。”
    潘美这才放心,说道:“陛下,您虽然不忍心伤及平民百姓,但就像您所说的,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陛下御驾亲征,数十万将士上下一心,前来征服汉地,统一华夏,势不能空手而归,就从撤军。而且契丹大军,随时都有可能突破石岭关和娘子关的防线,逼近太原城,我们也不能再拖下去,只有尽快攻下太原,踞城而守,才能打退辽军,不然,若是在平地作战,辽军善于骑战,我军很难占到上风。”
    赵匡胤叹道:“这些道理,我自然知道,也明白这太原城是非打不可的,可就是这心里难受,感觉自己太过残暴……”
    潘美连忙说道:“陛下千万不可妄自菲薄,陛下英明神武,仁慈关爱,岂能与残暴沾上边儿。陛下即没有下令坑杀过降卒,又没有下令屠城,至于水淹太原,也只是无奈之策。陛下为帝,比起汉高刘邦和唐朝太宗,先不论武功,仁慈一面,已经远超他们,更不用说比秦皇汉武了。”
    赵匡胤点点头,说道:“我前些年冲锋陷阵,攻城掠城,心肠倒也不曾软过,只不过这两年,可能年岁渐长,已经老了,这心肠倒是有些软了。”
    潘美说道:“陛下正当盛年,哪里老了?陛下,水淹太原,虽然会伤及到一些百姓,但只要攻下太原之后,陛下下令,不再骚扰百姓,令太原城休养生息,再多加协助恢复生产,数年之后,太原城的百姓自然会安居乐业,那时,他们已经是我大宋子民,人人称赞陛下的仁德,没有人会再提及陛下曾经水淹过太原。”
    赵匡胤苦笑道:“这些话虽然有些牵强,但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仲询,谢谢你来宽慰我。”
    潘美笑道:“其实陛下什么道理都晓得,不用微臣宽慰。”脸色一整,说道:“陛下,大战在即,还请您暂时抛开杂念,专心指挥攻打太原城。”
    赵匡胤的脸色缓缓沉了下来,面色凝重,又恢复君主的威严,缓缓说道:“吩咐下去,全军准备,明天一早,即进攻太原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