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三百三十六章:两军对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耶律屋质听出熙让语气中的不悦,不由有些诧异,他可不知熙让就是柴世宗的儿子,他当着熙让的面,贬柴扬赵,若是换了别人,熙让早就抓过来痛打一顿了,只不过他是辽国的于越,熙让给他面子才没发作出来。
    耶律屋质看了一眼熙让,说道:“若论个人才能,两人皆是英明神武,一代人杰,赵匡胤的确未必比柴荣更强,但柴荣运气不如赵匡胤,他英年早逝,大周国被赵匡胤窃取了去,若是柴荣活到现在,大周国可能比大宋国更为强盛。”
    熙让听这些话还算中肯,当下也不再言语。
    正在这时,一个辽军士兵骑马奔来,来到近前,跳下马来,单膝跪倒,禀道:“启禀大王,宋军派了使者,前来求见大王。”
    耶律屋质笑道:“宋人倒是很讲礼节,不知送来的是战书还是劝降书。带过来吧。”
    不久之后,四五个辽军,押着两位宋军的军官,来到近前。
    两个军官一起抱拳行礼,不卑不亢,一个军官朗声说道:“在下林国平,奉吾皇大宋天子和宣南节度使曹彬将军之命,来见辽国北院大王,现有书信呈送。”
    那军官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送给一个辽兵,那辽兵又转呈给耶律屋质。
    耶律屋质打开信,借着旁边的火把看了看,点点头,对那宋军官说道:“林大人回去之后,替我谢谢宋皇和曹将军的一番心意,只是本官奉我大辽皇帝之命,前来支援汉国,君有命,臣不敢不遵。明日辰时,我们战场上相见。”
    那军官知道此次前来,必然没有结果,只不过奉上官之命,不得不来,听了耶律屋质的话,也不多言,抱拳说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回去复命。在下告辞了。”
    耶律屋质道:“好走,送客。”
    两人都很客气,不像是即将交战的敌人,倒像是彬彬有礼的宾客,简短的几句话说完,那宋官便走了。
    云岚心中好奇,说道:“大王,那曹彬的信上写了什么?”
    耶律屋质把信交给云岚,笑道:“殿下自己看吧。”
    云岚展开信观看,旁边的熙让和休哥也凑过头去一起看,只见那信上先写了一番客套之词,又劝说耶律屋质不必为汉国卖命,及早率军回辽,宋辽两国不伤和气之类的。又说若是不肯退军,便约明天辰时,在战场上相见。信是曹彬亲笔所写,下面还有曹彬的落款。
    休哥冷笑道:“这曹彬看到我大辽军队来了,吓得口气都软了。”
    耶律屋质摇摇头:“曹彬信上的语气,不卑不亢,言辞诚恳,倒不是软了,只是客气之词罢了。他未必便怕了我们。”
    休哥道:“等把他打败了,就不由他不怕了。”
    耶律屋质道:“今日来到此处,已经天黑,无法观察地形。那曹彬知道如此,故意约好明天一早便开战,目的就是不想给我留出来观察地形的时间。”
    熙让说道:“大王,卑职已经观察过此处的地形,我军和宋军之间,是一马平川的平坦之地,并无沟壑,正利于我军的铁骑冲锋陷阵。”
    耶律屋质皱眉说道:“曹彬知道我军擅长在平坦之地冲锋,为何还要选平坦之地做为战场?只怕没有那么简单。今日已晚,明天还有一场恶战等着咱们,各位早些休息吧。那曹彬虽然约定明天一早开战,但宋人狡诈,还是要提防他们半夜前来偷袭,各位回去之后,安排好防备工作。”
    众人听了,便纷纷告辞而去。
    熙让正要走,被耶律屋质叫住,说道:“隆运,你明天一早起来,带我前去观察地形。”
    熙让道:“遵命。”
    熙让回到营帐,倒头便睡。睡到五更之时,被一个士兵唤醒,熙让便匆匆起床洗漱,然后携带了兵器,快步走出营帐。
    耶律屋质带着一队亲兵,骑在马上,正赶了过来。熙让向耶律屋质请了安,便牵过一匹战马,跳上马,带领耶律屋质向前行去。
    此时天色还没大亮,只有些朦胧发亮,众人向前行了三四里路,天色才渐渐亮了起来。
    耶律屋质打量周围的地势,果然前面是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并无纵深的沟壑和障碍,最适合辽国骑兵的冲锋陷阵,远处倒是有些山坡和丘陵,那里距离战场太远,就算埋有伏兵也派不上用场。
    这样的战场地形,对擅长骑射的辽军,百利而无一害,耶律屋质越来越想不通,曹彬为什么用己之短,对敌之长?难道说曹彬真的有把握在平地交战也能胜过辽军?就算曹彬训练出了专门对付辽军骑兵的部队,但辽人无论是战匹的优劣,还是人材的高矮,都远超宋人,岂是短时间内就能追平的?
    耶律屋质一边观察着地形,一边思索着曹彬将用各法应对,不知不觉又前行了三四里,距离宋营已经只有十多里的了。
    熙让说道:“大王,不可再向前行了,免得遇到宋军。”
    耶律屋质停下战马,点点头:“就到这里吧。”
    他们远远望去,一目了然,毫无遮掩,便可以看到宋营的形势。只见宋营正在升起炊烟,显然正在升火做饭。
    熙让道:“大王,咱们回去吧,时辰快到了,咱们要回去早做准备。”
    耶律屋质点点头,众人调转马头,仍然回到军营。此时军营已经做好早饭,众人一起吃了饭菜。
    八万辽军,吃饱喝足之后,便准备赶赴战场。无数的骑兵上了战马,无数的步兵步行前进,又有无数的士兵推动着各式各样的战车和云梯,以及火器大炮之类的器械,除了留下数千士兵守营,其他的将士倾巢出动。
    三声炮响,八万辽军开始出发了。
    耶律屋质身为主帅,自然不能在最前面犯险,他在部将的拥护下,骑在马上,居中而行。杨继业陪同在侧。
    最先前面的是辽军前锋营,仍是熙让和耶律休哥为首,云岚率着李隐的三百名汉军,在旁协助,他们行在部队的最前面,向战场赶去。
    与此同时,宋军那边也是三声炮响,八万宋军赶赴战场,和汉辽联军相对而来,越来越近。
    双方在距离二里的地方,各自停止前行,摆开阵势。
    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面战役即将开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