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四百一十九章:兄弟相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熙让和辽国使者团,在宋国官员的引领下,进入皇宫的西华门,向演武场走去,进入演武场。
    偌大的演武场,中间空出一大片空地,空地旁边摆放着刀枪剑戟各种兵器。空地的北方,居中摆放着一张椅子,这是宋国皇帝的椅子,两旁又各摆放着三五十张桌椅,供宋辽两国的官员坐歇。桌上摆放着水果点心之类的。
    熙让等人进来的时侯,赵匡胤和赵匡义以及文武官员,已经坐在椅子中。赵匡胤并没起身,赵普等官员起身迎接辽使,两人寒喧之后,分别落座。赵匡胤为示尊重辽使,让辽国使者团坐在东边的座位上,宋国官员坐在西边的座位上。
    东西两边的座位,相距不过三丈,只要稍微抬高声音,便可以对话,两边的座位距离赵匡胤的龙椅,又有三丈的距离,在赵匡胤的龙椅下面的台阶上,站了十多位宫中侍卫,保护着皇帝,以备不测。
    辽国的十位选手,站立在使者团的后面,随时听从命令。
    熙让转眼打量了一下演武场中的情形,心中暗暗冷笑,端坐在椅上,转头对赵匡胤说道:“赵天子,你国的选手呢?”
    熙让如此无礼,宋臣对熙让无不怒目而视。
    赵匡胤心中虽怒,脸色却如常,笑道:“韩公子稍安勿燥,我国的选手很快就到。”
    正在这时,从院门排着整齐的队形,进来了一队宋军,这队宋军正是军官训练营的军官,他们衣衫鲜明,队形整齐,进入院中,为首之人,正是熙谨。
    熙让转眼一望,当先看到熙谨,不由心中一震,脸色大变,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身子微微颤抖,紧紧盯着熙谨,他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熙谨了!
    与此同时,熙谨也看到了辽使之中的熙让,同样心中大震,脸色大变,身子微微颤抖,他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熙让了!
    兄弟二人,经过十年的动乱,终于又在皇宫中重逢了!只是已经物是人非,他们不再是这座皇宫的主人,而是一个是宋国军人,一个是辽国官员。
    兄弟二人望着对方,心情激动的无以复加,他们虽然在脑海中想像过无数次重逢的画面,但绝对想不到会在这皇宫之中重逢。
    他们激荡的心情,虽然波涛汹涌,但也只不过一瞬间,便又恢复了清醒,二人皆是冷静机智之人,在此处情况下,只能假装不识,无法抱头痛哭,更无法相认。
    熙让忽然怒意上涌,狠狠瞪了熙谨一眼,又望向龙椅上的赵匡胤,再望回熙谨,眼中的意思是:难道你忘了家国被夺之仇了吗?你为什么要做赵匡胤的走狗?
    熙谨岂会不明白哥哥的意思?只是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知道哥哥不会理解他,正如他不理解哥哥为什么成为辽国人,他现在无法向哥哥解释,也无法听哥哥的解释,只能脚步不停,向赵匡胤走去。
    兄弟二人的这般微妙表情,别人并没有觉察,只有潘美暗中瞧在眼中,心中明镜一般。他自从见到那位辽国使者韩德让,便觉得和熙谨很是相像,现在二人都站在这里,相互比较,更是相像了。
    熙谨按捺下激荡的心情,从熙让面前走过去,率队走到赵匡胤面前,跪地行礼道:“卑职率领同袍,拜见陛下。”
    赵匡胤笑了笑,说道:“起身,你且站在一旁。”
    熙让看到熙谨竟然对仇人下跪,眼中更是如同冒出火来,紧紧盯着熙谨,此时他对熙谨的恨意,竟然超过了对赵匡胤的仇恨。
    赵匡胤转头对坐在辽使团首席的耶律沙说道:“耶律宰相,这位是章熙,是我宋军中的一位军指挥使,这次比赛,我方由章熙指挥调度。贵国由何人调度指挥?”
    耶律沙是首席使者,官员最高,本来应该由耶律沙指挥调度选手,但耶律沙还没答话,熙让已经站起身子,对赵匡胤大声道:“杀鸡蔫用牛刀,大辽国的选手由我来指挥,不必有劳我国宰相大人。”
    耶律沙有些不悦,皱了皱眉头,但又不好当场训斥熙让,只好对赵匡胤说道:“启禀陛下,我国的选手由韩德让调度。”
    熙让走出队形,一步步来到熙谨面前。
    熙谨和熙让分开站立时,别人还不觉得如何,现在二人站在一起,众人都不由心中大为惊诧,这二人虽然衣着不同,气质不同,但相貌却极为相似,若不是熙谨脸上有道刀疤,皮肤粗糙一些,这位宋国的军官和那位辽国的官员,简直就是一个人。
    此时,就连赵匡胤也眼露惊诧之色。郭文斌在暗中皱紧了眉头。
    熙让在熙谨面前五步远站定,双眼紧紧盯着熙谨,冷冷说道:“你叫章熙是吗?”
    熙谨脸色不变,平静地说道:“正是,阁下是韩德让韩将军吗?”
    熙谨自己杀死了韩德让,现在又出来一位韩德让,而且这位韩德让是他的亲哥哥,他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但现在不是询问的时侯,只好暂且把熙让当成辽国的韩德让。
    熙让强作压抑着愤怒的心情,冷冷说道:“废话不多说了,咱们在战场上见个高低吧。”
    熙谨道:“韩将军远来是客,怎么比赛,有什么规矩,还请韩将军划出道来,我们宋国主随客便。”
    熙让怒极反笑:“你们宋国?你们宋国?章熙,你还真是恬不知耻!”
    这话一出,不但宋国官员人人大怒,辽国官员也脸色一变,嘲笑讽刺是一回事,当场辱骂对方,就不只是挑衅,简直就是直接宣战了。
    熙谨知道哥哥对自己的误会已深,但又无法解释,只好脸色不变,淡淡一笑,说道:“韩将军毕竟是辽国人,不通我中原文化,用错了成语,我章熙不是恬不知耻,而是知耻后勇。”
    熙谨这句话,不但轻轻化解了熙让引发的宋辽两国之间的紧张气氛,同时讽刺了熙让只是个辽人,不通中原文化。这句话听在别人耳中,以为熙谨是在讽刺熙让是化外野民,但熙谨实则在责怪熙让不该投降辽国,与中原为敌。
    熙谨的话,引来宋国官员的一阵喝彩和掌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