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33章 立太子宫中起争斗 气攻心天子染沉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名重虽缘盖世功,终究外姓异亲生。
    深宫嫡子忙传位,边塞义儿饮朔风。
    几年过去了,由于李嗣源的勤政和朝廷与民休息的政策,使中原一代出现了自唐玄宗以来少有的繁荣景象,人民安居乐业,边防亦无战事,赋税减轻,国富民强,一片歌舞升平。李嗣源并没有被眼前的繁华所陶醉,而是更加勤奋事国,不敢懈怠。但岁数不饶人,毕竟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体力有些不支,只要看了会儿折子,就感到头晕眼花。自从发生了秦王李从荣欲陷害李从珂那事后,一想起来,就觉得四肢冰凉,眼冒金星,茶饭不思。尤其是今年,常在梦中与魏氏相见,喊着魏氏的名字从梦中醒来,吓得淑妃娘娘请和尚做了好几次法事。他自知大限将至,不免想起立嗣之事。让谁来继承大统,这个问题整日在他心里翻转。
    若按功劳、资历,自然应传位大皇子李从珂,但他毕竟不是自己亲生,更何况他不是沙陀人。若传位于他,势必引起嫡亲儿子及皇亲国戚的不满,还有各地的沙陀贵族,这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一旦这种不满爆发,定要诉诸武力。就目前状况看,若在沙场相见,哪个也不是李从珂的对手,那种局面将不堪设想。秦王李从荣文人心性,有谋无断,难堪大任。宋王李从厚刚满十五岁,且心智尚未长成,若传位于他,其生母王淑妃定要揽权擅政,成为第二个武后。这些忧虑整日在折磨着李嗣源,使他无法做出决断。为此他曾多次祈求苍天,希望得到神灵的帮助。
    远在凤翔的李从珂一直兢兢业业治理着属地,多次打败犯边的吐蕃人,使吐蕃人闻风丧胆,只要一听到潞王李从珂的大名,立刻抱头鼠窜,不敢骚扰。为此,几次受到皇上的嘉奖。他不仅手握重兵,而且兵精将广。吐蕃、契丹、鞑靼等各部,有李从珂的铁骑防守,再不敢轻易犯边。使中原西北西南的边境,出现了少有的安定。
    朝中大臣看皇上如此倚重李从珂,心里似乎明白了皇上的心思,但谁也不愿承认皇上有传位潞王的想法。都觉得皇上绝不会把大位传给这个义子。皇上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对李从珂的一种利用而已。一旦皇上默定了继承人,定要削弱他的兵权。果不其然,第二年春,皇上不仅恢复了秦王李从荣兵马大元帅的封号,还派王思同到朔方接替了张破败的守边之职。
    这天朝会,李嗣源又一次提出立太子一事,他说道:“众位爱卿,朕几次说过,要诸位爱卿在朕的儿子里面,推选一位德才兼备者立为太子,将来能克承大统。两个月快过去了,仍不见一份折子,朕实在不明,莫非朕的儿子都不配做太子?为何大臣们都不愿表态?这不仅是朕的家事,更是国事。今日朝会,希望大家都说说,不要回避。无论说得对错,都无所谓,朕就怕你们不说。”李嗣源说完,看着冯道说,“冯丞相,你是三朝老臣,你来说说。”
    冯道站起来,四顾一下道:“皇上刚才的话,老臣不敢苟同。非是大臣们不愿表态,而是觉得王爷们都很优秀,实在难以分出优劣,臣属都在作难。秦王李从荣,天资聪慧,敏而好学,这几年在兵事上卓有建树。宋王李从厚,虽生于安乐,而心怀忧患,从小就有神童之称。二位王爷,任选一位,都是我大唐之福,万民之福……”
    “哈哈哈,冯相的话不对,他忘了朕还有一个儿子。”李嗣源从龙椅上站起来,神情严肃起来,“朕这个儿子你们可以忘了,但朕不能忘。他就是十四岁就跟随朕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的珂儿。朕早已将此子视为己出了。朕提醒诸位爱卿,天下者惟有德有能者居之。今日议册立太子一事,不能忘却潞王。你们都知道,当初若没有潞王辅佐,朕断不可坐在这金銮殿里。诸位须以公议,不可偏私。”
    李嗣源此语一出,立刻引起大臣们的一阵骚动,他们互相交头接耳,但谁也不开口说话。其中有些大臣似置若罔闻,不为所动。人们心里都转着一个念头,那就是皇上现在提出李从珂,是摆摆样子,不过遮人耳目而已,怎能当真?但也捉摸不定皇上的真实想法,怎能轻易张口说话?因而只能报以沉默。
    李嗣源环视了一下,打趣地道:“可惜这兴圣宫里只有一把龙椅,总不能让这哥儿仨轮流来做吧,还是从中选择一个德才兼备的来做才成,至于交付与谁,仍由诸位爱卿公议。不愿当面说的,可写成折子密奏。”
    冯道又一次站出来说道:“皇上为我大唐江山社稷可谓用心良苦,望诸位同僚好生体念圣心,将此事办好。其实册立太子乃皇上的家事,惟有皇上乾纲独断,百官们只有服从。”
    李嗣源知道冯道绝不会当着群臣的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转脸看着朱弘昭,笑着道:“朱弘昭,你是有名的直臣,又是兵部尚书,你不会也劝朕乾纲独断吧?”
    朱弘昭从列班里站出来道:“微臣以为,宋王可为太子。”
    朱弘昭的话,引得满朝大臣一片躁动。像是乱了营,李嗣源挥挥手,大殿内立刻安静下来。他笑着问朱弘昭:“哦,说说理由。”
    “皇上,宋王为人谦和、诚挚,正是守国之君。”朱弘昭又站了回去,大臣们的目光追着他的背影,像看怪物一般看着他,那一道道目光充满着不屑与嘲笑。谁心里都明白,立谁为太子,其实皇上心里早有了谱;秦王是嫡亲长子,不仅早就封了王,而且又恢复了兵马大元帅之职,并领河南府尹,这明摆着是为他登太子之位铺筑台阶,而朱弘昭此时却推举宋王,这分明是不识时务。
    在一片难堪的寂静中,李嗣源脸上却一直挂着笑容。这时刚升为兵部侍郎的冯赟站出来附议道:“陛下,臣以为朱大人所言极是。尽管宋王年龄
    较小,但宋王敏而好学,谦厚仁和,用于守国,定是明君。古人云: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虽然宋王不曾亲历沙场,但这也正是宋王的长处,更知道天下太平的好处,珍惜皇上创立的基业。所以……”
    “臣以为冯大人所言误导陛下,请陛下三思。”枢密使范延光跨出班列,
    打断冯赟的议论。
    李嗣源笑着道:“哦,范爱卿这样说,自是有你的道理,但说无妨。”
    “陛下,微臣想问冯大人一句话,请陛下恩准。”
    “朕早说了,今日朝会,言者无过,大家都可以知无不言。你只管问好了。”
    “谢陛下。请问冯大人,当今我朝与僖宗时的版图所差几何?”
    “这……今日是议册立太子一事,恐怕与此无关吧?”冯赟摊着手道。
    “非也,恐怕不是无关吧,而是关联太大了,以至于同僚们都不敢提起。”
    范延光回头对李嗣源施个礼,接着道,“陛下,我朝与僖宗朝同为大唐朝廷,版图却少之一半还要多。自黄巢造逆以来,天下群雄并起,自立为主,南有诸侯争霸,西有吐蕃犯边,北有契丹、鞑靼等,这些虎狼之师,他们对中原早就垂涎欲滴了。亏得陛下英明,将士用心,才使得天下暂时获得太平。但九州尚未一统,四方各有其主,此乃陛下之大憾。百官应以国家一统为念,并诸侯、吞天下,早日使江山大同,解万民之苦。这不仅是陛下的心愿,也是百官心愿,更是天下百姓的愿望。何为守国?不过就是偏安中原,置天下大同而不顾,只想守成而不思进取,岂不让陛下寒心,天下寒心。臣以为,当今天下并非守成之时,而应同仇敌忾,整备兵马,伺机一统天下,立万世之基业。请问冯大人,守成之君怎能承此大任?请陛下明断。”
    范延光的这番话,无疑像是一声炸雷,震荡在人们心中。自李嗣源登基以来,每年总是说要一统天下,可内忧外患不断,一直疲于应付。他常恨自己年岁过大,没有了这种豪气。今天他见范延光直言不讳地说出此事,不免激起了他的凌云壮志。他感叹一声道:“四海不平,朕心难酬,范大人说出了朕的心里话。尽管朕此生不能扫平天下,我大唐自有后来人。各位爱卿就按范大人的意思,推举一名有胆有谋者为太子,将来要完成朕的未竟之业。”
    百官都知道范延光与李从珂的关系,尽管他没有提一句李从珂,但大臣们心里都知道他意欲何在。冯道心里暗暗叫苦,若按此标准举荐太子,那非李从珂莫属了。他怕皇上心血来潮,突然做出决断,那时再想更改是不可能的。于是他马上接过皇上的话头道:“是呀,列位臣工,立储大事非三言两语便能立断。刚才皇上已有圣谕,大家可写成奏折密奏皇上。老臣以为,守成与拓疆,都是我朝立国之本,二者缺一不可。守成之君,可稳国体。国体不稳何谈拓疆?故两者不可偏废。望各位大人按照皇上的意思举荐太子。”冯道说完这些话,偷眼看了一眼范延光,范延光正向他看来,他忙把目光移开。
    李嗣源觉得冯道的话也很有道理,刚要说话,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急忙用手扶住眼前的龙案,振作了一下,强做笑脸地道:“是呀,冯大人老成谋国,想得周到呀。今日此事就议到这里,列位爱卿回去后要好生用心,为我朝千秋万代计,推出一位既能守成又能拓疆的储君。”李嗣源知道今天是议不出什么结果,加上刚才身子不爽,就草草宣布退朝了。大臣们如释重负,从沉闷的大殿里鱼贯而出。
    退朝后,李嗣源来到兴圣宫的偏殿。太监知道皇上身子不爽,早预备下了一小碗人参养荣汤,李嗣源一口气喝个精光,闭目养了会儿神,感觉好了许多。正打算回后宫休息,突然太监报说河中节度使李从璋求见。李嗣源有些吃惊,但还是点了点头。不消片刻,从宫门外走进一位年轻的将领,还没有站稳,“咕咚”一声就跪在地上,李嗣源笑着问道:“是璋儿呀,你怎么从河中回来了?”
    这李从璋是李嗣源的侄儿,年方二十三,在家乡云州长大。后来其父亡后,李从璋便到洛阳投奔叔父李嗣源。李嗣源当时正被庄宗李存勖削职赋闲,便把他交给石敬瑭,在石敬瑭的军中任一名小校,也立有一些小功。李嗣源登基后,封其为大内皇城使,负责皇宫的警戒。当年十月,恰值鞑靼犯边,李从璋早想立大功,以为将来出将入相做个铺垫,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便主动请缨。皇上也想让他立些功劳,以备大用,便同意了他的要求。李从璋果然是条好汉,他率部出击,一鼓荡平入侵的敌军。皇上大喜,封其为右骁卫上将军,后又改任河中节度使,并封为洋王。尽管从璋做事从来是有口无心,直来直去,性情有些鲁莽,但皇上还是打心里喜欢这个侄子。
    此时,李从璋跪在地上道:“回皇伯父的话,侄儿特地从河中赶来看望伯父。刚早朝时就来了,见皇伯父正与大臣们议事,就去看望了皇后伯母,我估摸着朝会差不多了,就来看望皇伯父。您老人家一向可好?”
    李嗣源很吃力地坐在卧榻上,强做笑容道:“嗯,还是老样子,身子骨大不如从前了。你怎的有空来了?起来吧,坐下说话。”
    “谢皇伯父。”
    “什么皇伯父,叫着多拗口,又没有外人,把前面的皇字去了吧。给伯父说说河中的事情。”
    李从璋不好意思地笑笑道:“谢伯父。河中的事情没啥说的,都很好,请伯父放心吧。潞王殿下那招儿让当兵的开荒种地的手段,侄儿我也学会了,今年我让那些兵卒又开了几千顷好地,不仅够当兵的吃了,还有富裕呢。民政上有朝廷定的制度,那些地方官们也知道卖力气,都干得不错。”
    “是吗?可朕听说你们有些良田不是自己开的荒,是从老百姓手里硬抢来的。可有此事?”
    李从璋闻听,脸羞得通红,忙辩白道:“是谁又在背后给侄儿捅刀子了?这事早在去年就没有了,侄儿早把那个营的把总杀了,再没有人敢抢老百姓的地了。侄儿对天发誓。”说着,李从璋跪在地上,准备对天明誓。
    李嗣源忙制止住他:“哈哈哈,行了行了,还发什么誓?伯父知道璋儿是无心的,但你还是要多约束你手下的将领,不要插手民政上的事情。还有你,咱既然把差事给了人家,就要相信人家,不要总是不放心,让手下的官员们无所适从。这一年伯父常听到你有这样的事情。这一点你应该多向潞王学学,你们都是节度使,可凤翔就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李从璋听罢,心下暗自思忖:“果然如石敬瑭所言,皇上对潞王真是宠爱有加,有意传位于他。这还刚说了没几句话,皇上就提出要我多向潞王学。”他又联想起那会儿见皇后时皇后对他所说的那些话,说皇上老糊涂了,竟不知谁近谁远了。
    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强忍住烦乱的心绪道:“是的,侄儿一定要多请教潞王。”
    “嗯,那就好。圣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人人都奔着这想法做事,天下何愁不太平?闲时不要总是纵马打猎,要多学些圣人之道,潞王这点做得比你们都好。先是请了范师傅,后又聘了韩参军。多与这些贤人们来往,学问自然就多了。你上的那些折子是什么呀,读一半猜一半的,潞王的折子就很看得过去了。你的底子比他强,你好歹还读过几年书,他却是从小跟伯父打仗,都是后来学的。但潞王不读死书,为用而学,学了能用,这是个好办法。荣儿读书多,可用处不大,除了能作几首诗,别的都不行……”
    李嗣源只顾自己说着,却让李从璋感到浑身难受,如坐针毡。他又不敢打断皇上的话,只是无奈地听着。皇上终于说完了有关李从珂的长短,转回了话头:“哦,你来有事吗?”
    李从璋原打算把石敬瑭所教给他的那些话给皇上说说,见皇上如此夸赞李从珂,又不敢说了。皇上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感到好笑,故作严肃地道:“有事便说,怎的婆婆妈妈的,不像个男子汉。”
    “伯父,侄儿听到一些闲话,不知该不该给伯父说。可不说侄儿心里又憋得慌。”
    “说吧,不要憋出什么病来。”
    “侄儿听说,皇上想让潞王殿下做储君,此事当真?”
    李嗣源听他这一问,知道他是专为此事而来。这些天,皇后、淑妃以及在京城的皇亲国戚们都在议论立储大事,都在劝说他不要错立了太子,不要把我们沙陀人的江山交给汉人。这些话都快把他的耳朵磨出茧子来了。但目前这些私下议论只限于京城大内,各藩镇尚且不知,自己也没有旨意要各藩镇去议论这等大事。这李从璋刚到京城便涉足其中,且把矛头指向并未提起的潞王,使李嗣源警觉起来,感到此事不那么简单,一定是这些皇亲国戚们暗中互通关节,这是他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于是,他严肃地问道:“你是听谁说的?这等大事怎敢胡言乱语?你远在河中,消息还真那么灵通,到底是谁告诉你的?必须如实回话。”
    李从璋见皇上这样咄咄逼人,心惊之余,不禁暗中赞叹石敬瑭的主意高。他临来洛阳时,石敬瑭告诉他,要他进宫后先见皇后娘娘,皇后自然会给他说这事的。若皇上问起他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就说是听皇后说的。果不其然,现在皇上真的逼问他了。他忙说道:“启禀皇上,是侄儿那会儿刚听皇后伯母说的。”
    李嗣源听罢,心方释然,紧绷的脸上又露出笑容,语重心长地对侄儿说:“不要听你伯母说的话,妇人之见。要谁做太子惟由公议,朕绝不偏私。朕已经颁下旨意,要大臣们推举一个既能保国守土,又能心怀天下的储君。你既然来了,不妨也说说,依你看你那几个兄弟,谁可以做到呢?”
    “是让侄儿说实话还是说假话呢?”
    “这不废话吗?当然是说实话了。”
    “那侄儿就说了。”李从璋叹口气,偷着看了李嗣源一眼,正正神说:“若论开疆扩土,战场厮杀,潞王殿下有胆有谋,英勇善战。可潞王并非伯父亲生。又不是我们沙陀人,假若伯父真传位于他,怕是将来有人不容。潞王的脾气伯父是知道的,眼里容不下沙子,敢说敢做,万一弄出家务事,潞王断不会受委屈的,那时恐怕我们沙陀人别说留在京城,就是想回老家都不可能了……”
    “住口!原以为你晓得大体,怎的说出这样的昏话,是谁让你说这些的?说!”李嗣源断喝一声,吓得李从璋浑身一颤。
    “是臣妾让璋儿说的,皇上要杀要剐臣妾兜着。”话音没落,皇后和王淑妃一前一后进了兴圣宫偏殿。
    皇上还没有从惊讶中回过味来,又听皇后接着道:“臣妾知道皇上的心思,想把我们沙陀人的江山交给汉人。皇上不管我们娘儿们了,将来任由那外姓人去宰割;与其日后死在他手里,还不如今日就死在皇上面前。荣儿、厚儿,你们也进来吧,咱娘儿们这四条命现在就交给皇上。”
    皇后的话刚说完,李从荣、李从厚应声而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李从璋心里忽然明白了,怪不得皇后让自己先去与皇上说说,还说一会儿也去见见皇上,原来这是皇后早安排好的。他吓得站在一边不知该怎么办,下意识地也随着秦王和宋王跪下了。
    李嗣源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皇后说的话,气得他用手指着皇后和淑妃,嘴唇颤抖着说不出一句话,眼前一黑竟昏厥过去。这下子大殿里像乱了营,王淑妃和宋王李从厚哭喊着去扶李嗣源,在门外候着的太监、宫女们听到殿里的哭喊声,都急忙拥进来,见皇上昏睡在卧榻上,忙叫人去传御医。皇后扶着拐杖来到卧榻旁,看到李嗣源脸色蜡黄,不禁也动了容,哭着道:“皇上呀,你快醒醒吧,千万不要吓唬臣妾,快醒醒吧……”
    封御医带着两个帮手来到偏殿,急忙托起李嗣源的后背,手捻银针,在皇上的太阳、百会、人中扎了几下,皇上这才长吐出一口气来,慢慢苏醒过来。他吃力地睁开双眼,见皇后与淑妃站在卧榻一侧,少气无力地道:“你……你们都下去吧,朕累了,朕想歇息。”
    王淑妃刚想要说话,封御医对她使个眼色,便不情愿地退到一边。李嗣源又见皇后正在一边抹泪,便不耐烦地说:“你还不走,成心把朕气死不成?我老糊涂了,你更是老糊涂了。带孩子们来,莫非想逼宫?下去吧,朕想歇息。”李嗣源说完,又闭上眼睛,不再说话。皇后摇着头无奈地退到一旁,环视了一下众人道:“皇上只是累了,歇息歇息就好了,让封御医给皇上诊治,你们都退下吧。”
    众人听皇后发话,都悄无声息地离开偏殿,王淑妃、李从荣、李从厚及李从璋也都退下去了,皇后却坐在一旁没有离开。封御医侍候皇上吃了些药,不一会儿,皇上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皇后把封御医叫到一边,悄声问道:“封御医,哀家问你,皇上到底是什么病?怎的这半年来好一阵坏一阵的?你必须把实情说给哀家,咱们都担着天大的干系,千万马虎不得,皇上他……”
    “回皇后的话,陛下的病也无大碍,不过是上了年岁,太过于劳累了,静养一阵子就会好些。上了年岁的人,招不得气……”
    “住口!你说此话何意?难道是哀家有心气皇上不成?”皇后听御医这样说,生气地问道。尽管声音不大,还是把封御医吓得浑身一震。他忙跪在地下,小心翼翼地道:“娘娘千岁,是小臣口误了。皇上春秋已高,积劳成疾,近日又偶感风寒……”
    “哦,这就对了。封先生,到底皇上的病有无大碍?今日就你我二人,为我大唐社稷着想,你须实言相告,不得隐瞒。”
    封御医看皇后这样严肃,知道是无法搪塞了,他四下环顾一番,确认大殿里就他与皇后了,就站起来,皇后随他示意,来到一隅,小声说道:“回娘娘的话,皇上的病情发展这样快,小臣也始料不及。皇上的病就怕昏睡,一旦昏睡过去,后果不容乐观,也许三、五个月,也许一年半载,就要看皇上的造化了。”
    “哦……”
    皇后娘娘听完封御医的话,沉思起来,良久才对封御医道:“哀家知道了,你且去侍候皇上吧,让哀家自己在这里坐会儿。皇上的病情先不要与人说起,免得他们着慌,你可知道?”
    “小臣明白。”
    “对了,听荣儿说,你有个儿子在他府里当差,是么?”
    “回娘娘话,犬子封彦彪在秦王府里做虞侯,多亏殿下关照。”
    “哦,是这样。过几日哀家与荣儿说说,做个虞侯有什么出息?让孩子进宫吧,好歹安排一下也比做虞侯要强。”
    封御医一听,立刻跪下磕起头来,感激涕零地道:“谢娘娘千岁,小臣替犬子感谢娘娘的深恩。”
    “好了,你进去侍候皇上吧。”
    这时,只见冯道急匆匆地向兴圣宫走来。他刚听一个心腹太监说,皇上那会儿昏迷过去了,吓得他出了身冷汗,忙放下手里的公事,也不与其他人说什么,立刻从枢密院赶来。他十分清楚,秦王名位尚未定,若此时皇上万一有个好歹,势必引起皇位之争。就今天的局势看,朱弘昭、冯赟等少壮派是站在宋王一边的,范延光是潞王的人,在朝里孤单一人,成不了多大气候。自度除自己外,朝里的老臣门肯定是支持秦王的,因为秦王不仅是皇上的嫡亲长子,最主要的还有皇后摆在那里,老臣们谁会不给她老人面子?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万一让朱弘昭他们抢了先招,恐将遗恨万年。他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了,应该为自己,更为女儿的将来着想了。
    他到了兴圣宫门口,被一个侍卫拦住,说要去禀报皇上,他厉声呵斥道:“大胆,我乃丞相,觐见皇上何用通报?今日是怎么了?”
    “对不起丞相,皇后那会儿说了,任何人不得进去。”
    “哦,皇后在?那快去禀报皇后。”
    话音刚落,皇后身边的一个侍女一路小跑过来,说皇后让丞相立刻进去。冯道瞪了那侍卫一眼,随那侍女进了兴圣宫的偏殿。冯道先去看了看沉睡中的李嗣源,见皇上脸色蜡黄,呼吸无力,不由一阵心酸,刚才好好的在朝中议事,怎的现在竟病成这样。他眼里不禁湿润起来,皇后悄悄伸手捅了捅他,示意他不要做声。俩人来到偏殿的外室,皇后把封御医所说的话给冯道复述一遍,最后道:“皇上的病情你也知道了,可荣儿的名分未定,你可要拿个主意。万一皇上犯起浑脾气来,哀家也奈何不得。”
    冯道点着头道:“老臣明白,老臣明白。那要看皇上的身子骨到底能撑多久?老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吧,撑得时间短,对秦王有利;撑的时间长了则对宋王有利;一旦二王为争储君之位闹起纠纷,那就对潞王有利了。”
    “丞相的话哀家怎么听不明白?详细说说。”
    “请皇后仔细想想,若皇上突然驾崩,来不及立储,一无明旨,二无遗诏,就秦王的嫡亲长子之位,任何人无法取代,按例朝成例,自然应是秦王继位,任何人说不出什么。若病得时间太久,或半年,或一年,皇上深宫养病,淑妃又极会讨皇上欢心,再加上皇上很重视朝廷里那些少壮派,比如朱弘昭、冯赟、康义成等,皇上曾多次给老臣说,大唐社稷还要靠这些年轻人。若他们站在宋王一边,还有淑妃的蛊惑,皇上很可能把大位传给宋王。”
    “哦,哀家明白了。那你怎还说有潞王的事?”
    “是呀,按皇上自己的心思,他老人家确实有立潞王为嗣君的打算。因何皇上不去立诏,而让百官去推举呢?皇上也在犹豫呀。他怕自己百年后,潞王不为秦王、宋王及皇亲国戚所容,担心引起夺位之争,胜者必是潞王无疑。到时秦王、宋王以及皇亲国戚一干人众则难保无虞。这是皇上放不下的最大心事。让百官去推举太子,那是为了彰显皇上的一腔公心。皇上心里清楚,百官们除少数几人外,不会去推举他的。但皇上又怕秦王、宋王为争太子之位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影响到朝政,潞王就会从凤翔引兵回来,以尽忠尽孝之名,平息二王之间的纷争。若真到了那一天,皇位肯定被他所得,任何人还不敢说什么。”
    冯道的一番分析,让皇后茅塞顿开,她点着头道:“丞相的话有理,这事还不能明着争,须在暗中使劲儿。你看该让荣儿做些什么?你不便与他说,让哀家与他交代。”
    冯道转身环视一下四周,低声说道:“老臣就怕殿下沉不住气,做出蠢事来。娘娘一定转告殿下,要殿下什么也别想,就是进孝心,进宫好生服侍皇上。潞王之所以让皇上欢心,就是靠了孝道。要让殿下时刻关注皇上的病情,日日通告给老臣知道。”
    “你不提起,哀家险些忘了,潞王若知道皇上病了,肯定也要回来服侍,要是他回来了,那该怎样?”
    冯道鼻子里哼了一声,从牙缝了挤出几句话:“千万不能让他回来,他一回来事情就难办了,说不定要出什么样的事。皇上也老了,有些糊涂,一旦见到他,会圣恩大发,再加上那个范延光,还有李袭佶从中捣鬼,说不定要把大位传给他的。到那时谁也奈何不得了。他若擅自离开凤翔,就让枢密院定他一个擅离职守之罪。”
    这时封御医从内室里出来,高兴地对他二人道:“皇上醒过来了,想用膳呢。请皇后、丞相放心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