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阁

第十九章 巧破石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阳就要出来了。东方的朝霞变得如血一般的鲜红,映照着黝黯的雍丘城头,留下一片惨淡的光。令狐潮犹如常胜将军般地骑着高头大马上,两眼有神地看着雍丘城南城门楼。他越来越难以掩饰心中的亢奋和激动。他仿佛已看到雍丘城已被鲜血染红。
    今日攻下雍丘已似乎势在必得。刚才走出营寨前,他告诉正在吃饭的兵士,待丘城破之后迅速攻入城内,务必将雍丘杀的干干净净寸草不留。他率先走出营寨之前,又特意叮嘱王哲定一定要活捉张巡和他的爱妾。
    他要在城门楼上,也就是曾悬挂过他家人首级的地方,将张巡和吴氏碎刀刮割,再挖心剖肺,为家人报仇,不仅如此,他可以离开雍丘,带兵叱咤中原大地了——想到这里,令狐潮的身体颤抖着,双拳已紧紧攥在了一起。他现在就恨不得一步踏上城池,将张巡先打得满地求饶。
    进军鼓沉闷地响了起来,进攻的时间终于到了。接着,一座座石炮从后营推了出来,发出吱吱嘎嘎轰轰隆隆的响声。
    令狐潮扭头望着一座座巨大的石炮,又回头看着雍丘城头上正来回奔跑的兵士,右手紧紧地握住了剑柄。
    响声逐渐传到了城门楼上。东方思明伸着手指数着:一、二、三——当他数到七十六的时候,后面仍有石炮车源源不断地从后营被推出。东方思明脸色变得煞白,转头看着张巡。
    过了一会,张巡说道:“我数清楚了,不多不少,一共一百架。”
    东方思明的嘴唇不由哆嗦了一下。
    半个时辰后,在叛军弓弩手的掩护下,一百架石炮整齐地排列在了南城下十几丈远的地方。后面的兵士仍奋力向已经聚成一人高的石堆运送着石头。
    攻城用的石头是两万叛军推到方圆几十里地老百姓房屋掠夺来的。他们深夜将老百姓赶出家门,推到了老百姓的房屋。稍有不从者,就被活埋在断梁残垣之下。
    一夜之间,雍丘南城外便堆石如山。
    叛军攻城的石炮就是连续两天两夜夜制造的。李怀仙就呆在后营,昨天他又叫来令狐潮部的工匠一起制造石炮。脾气暴躁的谢元同一夜没睡。他在自己营寨之中发完兽欲之后,便来到南营一边喝酒,一边监督工匠们们赶制。若有稍微怠慢者,就要挨上一顿鞭子。
    在谢元同的威逼之下,工匠几乎耗尽所有体力才赶在天亮之前造好了这一百门石炮。可这还不算完。李怀仙等人还要试炮。凡是不结实打不远的石炮都将当做废炮,造炮的工匠将被立即处死。
    还好,一百们石炮全都符合李怀仙的要求。准备停当,李怀仙却苦笑一声,对杨朝宗、谢元同二人说道:“就这么个弹丸之地,谁会想到还要动用石炮啊”
    杨朝宗说道:“那令狐潮也并不全是笨蛋。”
    谢元同瞪了杨朝宗一眼,骂道:“那令狐潮就是一个笨蛋,你说他不是笨蛋他是啥?”杨朝宗笑了。李怀仙却没笑。他想对谢元同说:“就你这脾性,若是落在心机重重的令狐潮手中,不折磨死你才怪。”但李怀仙没有说出来。他也是脾气秉直之人。他固执地认为只有中原官员才会如此。
    还有就是,这个谢元同从小就跟着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两人关系也非同一般。安禄山的长子安庆绪娶了皇室郡主后,便被唐玄宗留在京城。安禄山造反,安庆宗随即被唐玄宗下旨斩杀,安庆绪便成了继承安禄山衣钵的第一人选。此次谢元同离开安庆绪而领兵打仗,谁又知道是不是安庆绪为了今后而故意在军队安插的亲信呢?所以不管谢元同在军中如何胡作非为,李怀仙和杨朝忠只当是是视而不见。
    准备完毕,李怀仙骑马来到令狐潮身边,双手施礼说道:“令狐将军,可否下令攻城!”
    “啊,攻,现在就攻!”令狐潮如同从梦中醒来,有些发呆地看着李怀仙。
    李怀仙白了他一眼。他调转马头,从亲兵手中接过令旗,猛然一挥。
    “咚——”随着一声沉闷的鼓声响起,站在石炮前面手拉着绳子的叛军兵士们齐齐喊了一声:“放!”,猛然向下拉动绳子,圆木炮身后端一下翘了起来,装在框子里的石头立即被抛上天空,划过半道弧线向城头飞去。
    就听砰的一声,石头砸到城头上,震起了一股烟尘。
    随后,一百门石炮抛出的石头,如雨点般地飞向了雍丘城头。不一会儿,从从东到西的城头上的大部分垛口塌了,城门楼也被损毁,股股烟尘升腾起来,弥漫在城头之上,如燃起熊熊大火。
    石炮下面的叛军仍在拼命地往石炮上装石头,发射向城墙和城内,摆出了一副不把雍丘城砸碎誓不休的架势!
    城下的令狐潮也感到了心惊肉跳。他想垛口之下的唐军兵士不被砸成肉饼才怪。他纵马来到李怀仙面前,拱手说道:“李将军果然厉害,待共下城头,本将军将禀报节度使大人,李将军是第一功臣。”
    李怀仙又变得冷漠无边。他看了看令狐潮,没有说话。令狐潮讨了个没趣,便干咳了两声,扭过头来,望着城头。
    一炷香的功夫,城头跺墙已基本垮塌,光秃秃的城头仍在承受着石炮的捶打。令狐潮却看到了异样。他本以为跺墙垮塌之后,城上的兵士会冒着石头抱头鼠窜,可他至今没有看到一名唐军兵士。他对李怀仙说道:“李将军,我怎么没看到城上有一名兵士?”
    李怀仙没有回答,而是冷冷的下令道:“抬云梯,准备攻城!”
    战鼓又响了起来。在兵士们准备攻城的时候,石炮向城头抛的更密集了。因为兵士们冲到城下,就不能再抛石了。
    令狐潮还在纳闷之际,城头上出现了怪异的现象。只见一排排木栅栏从城门楼两还有东南、西南两个城角升了出来,接着木栅栏中间移动开来,就像东西两边有两个粗绳在拉着木栅栏一般。
    城下的令狐潮、李怀仙瞪大了眼睛。他们不知唐军要干什么,但是他们看到石头砸到木栅栏上,只是微微颤动了一下,便掉落在城头之上。石头投射不到城头上,石炮瞬间失去了作用。
    令狐潮、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立即傻了,他们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就在他们擦拭自己眼睛这么一丁点功夫,城上已立满了木栅栏。
    用木栅栏抵挡石炮,是张巡和王二保想出来的主意。
    昨天与东方思明说完话后,张巡一边思考着如何防叛军的石炮,一边巡城。他走到王二保身边时,发现王二保正低头摆弄一些木棍,于是蹲下来问道:“二保,你在干什么?”
    王二保这才猛然看到张巡。他赶忙起身,却被张巡摁住了,只好蹲着说道:“大人,小的在想在城头之上用粗圆木搭建三角的小棚,棚子不要高,容下一名兵士即可。”
    “能挡住石头吗?”
    “如果用半尺厚的新鲜圆木紧紧排列,再钉的牢固一些,我想可以。”
    张巡思考了一会,说道:“可叛军爬云梯来攻,这些棚子就没有用处了。”
    王二保坚定地说:“那只能和叛军拼了。”
    张巡站了起来,望着叛军阵营捋着胡须说道:“那些胡兵过于凶悍,没有了掩护,城头就很快就被攻下。”
    王二保看着一块砖厚的垛口说道:“恐怕——”
    “你说跺墙?”张巡摇摇头:“恐怕是保不住了。我们要想出没有垛口之后如何守住城。”
    王二保也陷入了沉思。
    突然,张巡的眼睛明亮了。他扭头对王二保说道:“我们不搭建窝棚,做栅栏怎么样?”
    “栅栏?”
    “对,栅栏,我们将它竖在城墙之上,我们的兵士用檑木在后面顶住。”张巡看着二保问道:“你觉得可行吗?”
    王二保笑了:“大人,行不行我们先做一个试试啊。”
    “好,那我们现在就去。”张巡高兴地拉着王二保,招呼着兵士走下城墙。
    雍丘城的另外大管家石勇和陆明在齐慧的协助下将各种物资分门别类的存放开来。城西南一块空地上就有一处木料场,以供西南方向守城之需。
    张巡找来了五名曾做过木工的兵士,让他们挑选出直径在半尺以上的新鲜圆木,做成一个高八尺,长半丈的木栅栏。
    五名兵士先选出采伐不久的圆木,中间留有半寸长的缝隙整齐排列好,又找出四条半丈长的已锯好一寸厚三寸长的平木,开始叮叮咣咣地钉了起来。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五名兵士便将做好的木栅栏抬到了一处院墙外,后面用六根檑木撑起。
    张巡叫来了陆明,先让他用石头砸墙。
    陆明得令,抱起一块石头,高高举起对准墙砸了过去。只听哄的一声,墙被砸塌一大片。
    接着,陆明捡回石头,以同样的方式对准木栅栏砸了过去,随着砰的一声,石头被新鲜圆木特有的韧性给弹了回来,而圆木表面仅仅被砸掉了一层皮。
    石头被抛到城上,力量比陆明砸的要小。张巡和王二保互相看了一眼,欣慰地笑了。张巡下令方才做栅栏的五位兵士各带领两百名兵士打造木栅栏。
    回到南城后,王二保又说道:“大人,小的在想,再好的栅栏也挡不住石头连续的撞击,万一木栅栏被砸烂,那可就不妙了。”
    张巡点头说道:“我也正在想此事,二保,我们等叛军石炮打到一半之后,再将木栅栏抬上去,你看如何?”
    王二保问道:“大人真不保护这跺墙了么?”
    张巡摇了摇头:“我们不可能将栅栏竖在跺墙外面。”
    王二保点点头。得知用木栅栏防护石炮的东方思明则有些担心。他心想那石头又沉又硬,时间久了,什么也挡不住。他几乎一夜没睡觉。
    但现在东方思明看到每一个栅栏都防住了前面的一座石炮。
    正昏昏欲睡的谢元同气急败坏地将手中的鬼头刀猛然一挥:“儿郎们,给我攻城!”
    胡军们嗷嗷乱叫着,抬着云梯冲了过来,将云梯搭在城墙之上。接着,嘴咬腰间,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扶着云梯,成串地往上爬。
    城头安静着。这种安静让令狐潮感到了巨大的担心。他不知道这次张巡又会有什么花样。但他知道张巡还会有新的花样。
    令狐潮猜对了。张巡就不缺少对付他的计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