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雷万春送信
岳忠群看了看许远和张巡,说道:“如果能将城中百姓安全地撤出睢阳,一则可以保全百姓性命,二则可以节省城中粮食。”
许远心中有些不忍。但此时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只好点头。
可关键是怎样将这三万百姓安全撤出呢?四人又陷入沉思。
如果让城中兵士杀出一条血路,那城中五千兵士还能再回来多少?这不是办法。唯一可取的是向尹子奇借道。但尹子奇不是令狐潮。极有谋略的他绝不会答应。唯一的办法是将叛军击退。
三人陷入困惑之中。许远说道:“可命齐慧和李敢偷出城去,到谯郡和彭城搬一支兵马来,我们里应外合,可将叛军击退。”
张巡捻着胡须说道:“如此甚好,今晚就让齐慧和李敢出城。”
天气一天比一天的暖和。到了中午,城上兵士穿着单薄的衣衫在日头下还冒汗。而几场雨过后,城内的树木更加郁郁葱葱,城外除了叛军营寨也是一片墨绿。带着百姓采完榆钱的王二保,此时又带人采摘槐花。可城中仅有十多棵槐树,摘下的槐花还不够全城百姓塞牙缝。但王二保仍仔细地摘着,甚至将绿色的叶子也捋了下来,让火头军揉进面里。张巡专门吃了一个掺着槐树叶的窝窝。他边吃边想,这个时节小麦正在拔节,很快就要抽穗杨花了。
四天后,李敢先回来了。他气愤地向张巡禀报说:“贺兰敬明本人已率退至通桥,谯郡只有六千兵士留守。守城将军说,叛军在城外三十里处驻扎了一支骑兵,他没有将令不敢妄动。”
张巡听后,无奈地摇摇头。许远气得胡子上翘,拍着桌子大骂道:“混蛋贺兰敬明,你就不怕本官日后上奏皇上免了你的官职吗?”
七天后,齐慧回来了。彭城的情况与谯郡相似,李巨也缩回去了。但李毅和李戴两位将军告诉齐慧,他们将率领仅有的两千骑兵向彭城之外的叛军发动佯攻,以策应睢阳军退敌。
这是一个好消息。但张巡又遇到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尹子奇不再攻城了。叛军整日徜徉在暖如初夏的风中,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似乎忘了睢阳的存在。但这是张巡最担心的,叛军要将城中的将士和百姓困死、饿死。
叛军不攻城也就无法寻找战机突袭叛军。与尹子奇的叛军前前后后交战了三个月,张巡知道就是凭借全城兵力对叛军进行一般突袭也万万不可能将其击退。他有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办法,那就是将杀死尹子奇。
张巡先想到派大将雷万春、南霁云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但此计根本行不通。莫说尹子奇手下亲兵亲将个个如狼似虎,就尹子奇自己也武功高强。去刺杀尹子奇也难以成功。齐慧曾于深夜靠近过中军大帐,可距离五丈远便有亲兵喝问。幸亏齐慧反应快,迷迷糊糊地回答:“回军帐。”尹子奇的亲兵将齐慧当成了睡迷糊的叛军兵士才不再盘问。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尹子奇引出到城下,然后射杀他。可怎样能叛军出寨攻城呢?
晚上,张巡找到雷万春,说道:“万春,你可敢前去叛军营寨,替本官送一封信给尹子奇?”
雷万春笑道答道:“那有何不敢,莫说去给尹子奇送信,就是让末将以送信为由要了尹子奇的首级,末将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张巡说道:“此举不可,本官就怕你想成为荆轲却刺不了秦王。”
说到这里,雷万春眼睛一亮:“中丞,您莫不是真要我前去刺杀尹子奇?如果这样,万春万死不辞!”
张巡笑了:“我就是让你去送信,而且你必须活着回来,这是将令!”
大将雷万春觉得也只是做信使了,这让他有些不高兴。但看到张巡的脸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雷万春只好答应:“末将遵命!”
随后,张巡又仔细叮嘱了雷万春一番。
第二天上午,南城的吊桥放下了,雷万春穿红袍骑白马,手中一杆亮银枪,英姿勃勃地出的城来。
他离开不久,吊桥又拉了上去。空荡荡的两军之间,只有雷万春和他白马。
叛军已有十日没有攻城了。这让城下显得格外安静,也让叛军格外感到惊奇。他们望着雷万春,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雷万春不慌不忙地来到叛军营门前。叛军兵士早已张弓搭箭,大声喊道:“站住,再往前,就开弓放箭了!”
雷万春大怒道:“狗叛军,你们敢!我奉中丞大人之命,前来给你们主帅尹子奇送信,速去禀报!”
“送信?”叛军兵士狐疑地互相看了看,赶紧派人赶往中军大帐。
尹子奇接到禀报,甚是纳闷,心想:“这张巡又要玩什么鬼把戏。”他有意不见来使,却又恐被张巡耻笑骂自己胆小。
看主帅犹豫,下都尔汗站了出来:“大帅,何必跟他们啰嗦,我去把那个送信的人杀了就得了!”
尹子奇摆摆手:“且不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还要看看张巡要干什么。来呀,将信使带进中军帐内!”
不一会,雷万春来到中军大帐前。他下马,将缰绳交于叛军兵士,自己提枪握刀就往大帐内走。
叛军兵士拦住了他:“站住,把你的枪还有腰刀留下!”
雷万春一阵哈哈大笑:“我乃大唐将军雷万春,自征战以来刀枪从不离手。何况来到敌营,更无将刀枪交给他人的理由!”
兵士愣了一下。他看着雷万春,心想若不是脸上那道伤疤,他应该是玉树临风之人,怎么只身前来说话这么横。兵士也瞪起眼睛,喝道:“那你不能进去!”
“好,那我走!”雷万春转身要走。
大帐内传来尹子奇的声音:“是雷将军吧?那就请进来吧!”
尹子奇听说过雷万春,脸中箭羽而纹丝不动,心中早有钦佩之感。于是他命人不要请雷万春进帐。
此时,雷万春心中有些窃喜。他心想如果能结果了尹子奇,就是违抗了军令,死在这里也无憾。
可他迈进大帐之内时,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尹子奇顶盔挂甲,双眸中流露着一股威武之气,仅凭感觉,此人武功高强。不仅如此,他左右还站着十余名武士,个个虎背熊腰,凶神恶煞一般。而且他们的右手已经握住腰刀的刀柄,做好了随时搏杀的准备。
如果雷万春有一丝不诡之举,相信他们立即会扑上来,将雷万春咬碎。
雷万春放弃了刺杀尹子奇的念头。他也完全按照张巡的嘱咐行事了。他双手抱住枪杆,略施一礼,恭敬地说道:“雷万春见过大将军!”
“住口!这是我们主帅!”尹子奇身边的都尔汗大声喝道。
雷万春毫不畏惧,白了那个都尔汗一眼:“他是你们的主帅,不是我雷万春的,我能叫一声将军,已经仁至义尽了!”
都尔汗不服,瞪大眼睛:“你——”
“闭嘴。”尹子奇呵斥了一声,接着站起还礼道:“本帅教导无方,雷将军莫怪!不知雷将军前来,有何贵干?”
“我家张中丞给您写了一封信,要我亲手交给大将军。”说着,从怀中掏出书信,交给离自己最近的亲兵。
亲兵将接过书信,并转呈给尹子奇。尹子奇接过书信,认真地看了起来。
张巡在信中写道:
尹将军麾下:
自睢阳开战,已三月有余。虽然麾下未能攻取睢阳,但巡已见识麾下治军威严,调度有方,深感麾下才干远非令狐之辈所能比也,巡亦对麾下敬佩有加,若不是你我各为其主,巡当敬拜麾下为兄,结为义兄。但巡已向天发誓,当以死效忠朝廷。巡今日之观望内外,愿望不久便可实现。然巡死于麾下之手,无憾也。且巡也盼望着早日与麾下对决,早死早生。只是巡与许远大人念及城中一万百姓,实乃无辜。今巡斗胆请麾下让出一条道路,放一万苍生一条生路。如麾下同意,不仅巡与许远大人感激涕零,也是麾下功德无量之举。望麾下三思!
落款处,写着张巡的名字。
尹子奇看毕,思忖良久后,问雷万春:“雷将军,本帅有意按照张巡大人的意思办,但你要真实回答我几个问题,可否?”
雷万春看着尹子奇,答道:“可以。”
尹子奇看着雷万春的双眼,问道:“城中粮食尚有多少?”
“具体我不知道,但听许远大人说,维持两月还绰绰有余。”雷万春面不改色地答道。
“哦,”尹子奇将信将疑,又问道:“那张巡大人要我放城中百姓一条生活,是为何?”
雷万春迟疑了一下:“这,这个,请恕我不能讲。”
“哈哈,不能说?雷将军,你不能说,那我也不能让道放人了!”尹子奇大笑道。
“既然如此,万春告退!”说着,雷万春转身就往外走。
“且慢!”尹子奇大喊一声。随着他的喊声,尹子奇身边的十余名武士已经向雷万春包围过来。
雷万春长枪在手,左右指点着说:“难道大将军要做不义之事么?”
“哈哈——”尹子奇示意部下退后,说道:“雷将军莫慌,本帅有几乎话要讲,待本帅说完,雷将军再走不迟。”
雷万春将长枪杵在地上,威风凛凛地说:“有话请讲!”
“雷将军,”尹子奇站在原地,抱拳施礼道:“子奇仰慕将军之威名,也痛将军今后之生路。因为睢阳小城,迟早要被我大军攻破。到时,将军性命恐怕难保。当然,子奇深知雷将军大义,已不顾生死,但将军放眼睢阳周围有众多唐军,却无人敢前来援助,难道将军不恨他们吗?如此,将军何不弃暗投明,子奇敢担保雷将军高官厚禄。”
雷万春笑道:“哈哈,将军此言差矣,万春虽然乃一介武夫,也深知择良木而栖,虽死无憾。可万春听将军说出肺腑之言,也想对大将军说上几句。万春不忧项上人头,倒是万春为大将军担心。”
尹子奇笑道:“雷将军,你也太天真了吧?我十三万大军,将睢阳围得水泄不通,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着实让本帅发笑,哈哈——”
尹子奇身边的武士也跟着一阵轰然大笑。
雷万春却认真地说:“既然大将军不信,我也无奈何,走了!”
尹子奇再次拦住了雷万春:“雷将军,本帅不是不信,只是本帅想不出理由。”
雷万春再次站住:“既然如此,我就给你讲个明白。李巨、贺兰敬明坐拥大军却不出手相救,实在可恨,但他们身为朝廷臣子,终究要为朝廷效命。可他们为什么此时不出军呢?他们是在等待时机。他们等待什么时机呢?就是等到睢阳将你十三万大军拖的疲惫至极时。到时,他们可就渔翁得利了。呵呵,大将军,我说的已经够多了,告辞!”
说完,雷万春大踏步走出大帐,接过兵士手中的缰绳,纵身上马,绝尘而去。